三天后,入夜。
徐謙打開電腦,看著這三天匯聚起來的線索。
《怪型襲擊事件》
10月15日位于城市西部沙南猜路與素坤逸路交叉口向北五百米的廢舊家電回收站內發生第一次襲擊事件,一名維修工人,在更換冰箱內壓縮機時,突然受到襲擊。
10月16日,距離廢舊家電回收站500米遠的一棟小區內,連續發生三次襲擊事件,三位被害者位于不同的單元樓。
10月17日,被襲擊者增加到8位,位置分散于整個路口方圓2公里的范圍內,包括路人,攤位店主,放學回家的青少年,家中待產的孕婦………
其后受害人的范圍與數量進一步擴大。
10月18日18位。
10月19日45位。
………
截止今天10月23日246位。
共累計被害人593位。
怪型以隨機的方式作案,雖然襲擊范圍不斷擴大,但諸多受害者之間的距離并不遠,且根據被害事件的推倒,可以大致推算出有至少5名怪型在攻擊普通人。
目前警方掌握的照片十分稀少,只有幾張交通監控偶然拍到的畫面,像素也并不清晰,只能勉強看出,怪型帶著翅膀。
綜上所述,專項小組會將之判定為某種昆蟲。
怪型的動機存疑,目前并未發現有動物被害的情況發生。
帶有翅膀的怪型以某種未知的形態,之前從未見過。”
徐謙掃過這幾天匯聚線索的報告。
這些線索一部分來自網絡上扒下的媒體報道,一部分來自實地走訪,比如最開始的發生地,就是那個廢舊家電回收站,雖然完全被封鎖,但難不倒可以自如縮小的徐謙。
剩下的一些,則是從這次事件官方籌備的專項小組辦公室中得到的,比如針對第一位被害者同事的筆錄,以及那個鐵疙瘩壓縮機的圖片。
方法同上。
那個壓縮機徐謙一眼就辨認出來,是當時殘骸中的一部分,夜茉的判罪之眼只能看到視線內的身影,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躲在墻后她是看不到的,這才有了這個漏網之魚,
至于剩下的幾個………徐謙覺得應該是第一天就跑出來的。
為什么這些怪物整整一個月都沒有動作,偏偏在壓縮機中的那位一跑出來就開始攻擊人類?
他看向一旁的夜茉,這幾天她也是悶悶不樂的。
“怪型中,是否有能夠操縱其他怪型的種類?”徐謙忍不住問道。
夜茉沉思半晌:“在黑暗中,怪型總是突然出現在吃掉族人之后又再次消失,并無法確定這是自發的行為還是受到智慧。”
“其實怪型中,是具有有智慧的個體的。”
夜茉一臉篤定:“不可能,以最后焚燒時的數量來看,我們根本頂不住。”
“不信?那我證明給你看。”徐謙直接起身,拿起掛在衣架上的腰包。
這個腰包已經一個月沒有動過了。徐謙先是拿到耳邊晃了晃,可以隱約聽到內部的聲音。
看來還沒死。
“去召集黑衣軍,我要問些問題。”
不一會,變看到十幾個身影在身邊集結,徐謙打開腰包,將那個被膠帶層層包裹的玻璃杯拿在手上,可以看到隱約有影子在內部亂竄,似乎感受到了環境的變化,以及是那么的生龍活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