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on!”
隨著各部門通報準備完畢,劇務開始打板,《大明王朝》正式開機。
四十多歲倪大宏飾演的八十歲的嚴嵩,在化妝師出神入化的手法下,外形非常貼近這個年齡,但是身板氣質上卻有些差異,身高超過一米八的他坐在火爐旁邊的板凳上,看著是身姿挺拔、精氣神十足,對比臉上的妝容是無比的別扭。
但是隨著劇務打板以后,他就如同放了氣的氣球一般,仿佛整個人都癟了,肩膀也垂了下去,原來上挑的眼角也耷拉了下來,就連伸手湊近火爐也都是顫顫巍巍,從精氣神各個方面來看都是一副風燭殘年、老態龍鐘的模樣。
倪大宏這樣的表現讓秦喻很驚訝。以前在拍攝《亮劍》時,李幼彬就曾經通過面部表情自己身體姿態的調整,讓自己更加接近李云龍這個形象,這讓秦喻受益匪淺。
秦喻對比了一下兩人的演技后發現,人物特點的不同,兩人的表演方式也不同。李幼彬的表演更多的是動態表現,通過動作和臺詞來表現出來人物性格,來表現李云龍混不吝的軍痞特點;而倪大宏飾演的嚴嵩則不同,這是一個老謀深算的內閣首輔,而且還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這個角色首先不能有太多的動作,所以倪大宏坐在那里,一句臺詞還沒有說,先從精氣神方面讓自己來貼合人物。而隨后更是以自己的語言特點,通過不急不緩的臺詞來詮釋嚴嵩的謀慮。
在司禮監太監呂芳將議事前的開場白說完以后,以徐階、高拱為首的清流們還未發難之時,嚴嵩作為內閣首輔,就將一些事情埋下伏筆。
倪大宏飾演的嚴嵩先是瞟了一眼高拱和嚴世蕃兩人,然后慢徐徐的說道:“……湊巧,去年臘月又沒下雪,有的人就借著這個誹謗朝廷。這場雪,是皇帝敬下來的……”
上午舉行開機儀式的時候,倪大宏和秦喻說話也是中氣十足。但是在這場戲里,他的聲音也變了,變得沙啞且無力,但是卻能夠直擊重點核心,再配合他眼神的時不時冒出來的一絲寒光,將這個權傾朝野、老奸巨猾,卻在嘉靖帝面前處處俯低身態顯示忠心,一心為圣上考慮的權臣展示的淋漓盡致。
而他的幾句了話就將嚴黨的核心表現了出來,那就是無論哪一筆開支的虧空,都要攀附上嘉靖帝,這是給皇帝用的,我們只是給皇帝辦事的下人而已。
徐階、高拱肯定不會同意嚴嵩的說辭,接下來就是雙方就虧空一事而進行的朝前議事。張致堅飾演的嚴世蕃一人激辯高拱三人。
再說一旁陳保國演的嘉靖帝,一句臺詞沒有,在紗幔后面聽大臣們御前議事,光是透過紗幔看過來的眼神,就霸氣十足。
這些劇情記錄在紙張上,全靠個人理解的話,可能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不同而會有差異性,但是在現場幾人的演繹下,不僅將幾個角色演活了,仿佛就如同一群大臣在那里唇槍齒劍、你來我往的進行給對方挖坑,恨不得將對方埋了。
就是一群老戲骨聚在一起引發的沖擊力。他們深厚的臺詞功底,他們之間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那種氣場就強大到令人咋舌,更不用說眾人一起飆演技,整個辯論的激烈程度令一旁旁觀的秦喻都熱血沸騰了!
盡管只是旁觀,卻讓秦喻有了一種頭皮發麻得興奮感。就如同光棍數十年方得洞房花燭,那種躍躍欲試又怕一瀉千里的戰栗感。
什么人能被稱為老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