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就來,誰怕誰呀。”
“好的,那就后天晚上……”
“咔~”
監視器前的導演趙保剛看著有些蹙眉,出言叫了一聲暫停。
“不是你們的問題。”趙保剛對著三個愣住的演員說道:“是這段情節有些問題,我要重新思索一下。”
“全員休息半小時,媛媛,你叫一下石編劇,我跟他在隔壁討論一下。”安排完以后,趙保剛頭也不回的走進包廂旁邊一個臨時用來演員休息的房間。
聽到不是自己的問題,秦喻也松了一口氣。
剛剛這一段他也感覺表演的有些別扭,因為這一段的劇情,陸濤的表現感覺有點太幼稚,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象的那副模樣。只是石康的劇本是這么寫,他也只好這么演繹。
如果自己的母親來找自己,自己應該如何應對呢?秦喻忍不住捫心自問。
開心?喜悅?激動?憤怒?估計都不是。
母親這個詞對秦喻來說算是一個陌生的詞語,從十六歲就習慣一個人獨立生活的秦喻,已經無法接受一個陌生人就這樣突然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之中,哪怕是帶給自己生命的女人,哪怕自己明白她是另有苦衷不是故意拋棄自己。
按照秦喻的想法,自己應該會平靜的對待吧,無欲則無求。頂多是給予她一個感激的擁抱,感激她帶給自己生命。或者是像朋友一樣坐著聊聊天,講述一下雙方這二十多年的過往,僅此而已。如果她生活的不如意自己不介意出手幫她一把,如果她榮華富貴,自己同樣不會想著沾上一些。自己不會介入她的生活或者是讓她介入自己的生活。
秦喻接到《奮斗》這部戲時,就對這幕戲做個思索,盡管陸濤這個角色的性格和自己還是有區別,但是作為一名從象牙塔剛剛步入社會,相對自負的陸濤,此時應該是屬于理想化的時期,在此時的他看來,徐志森只是一個失敗者而已。此時陸濤對于徐志森的感情應該是無視,甚至是蔑視。
而且對照后面的劇情也能夠發現,石康在這部分處理的有些不妥。老謀深算的徐志森,也應該是因為陸濤對他的無視,才會有了一個關于男人之間一對一對話的約定來激起陸濤的好奇心。
徐志森隨后會通過展示自身實力、教他學會隨時剎車、站在制高點突破小巷思維、認識到商業行為的本質就是攫取利潤各方面,來不斷地引導他來進行成為一名成功者。而陸濤對徐志森也從無視,到好奇,到敬佩,再到發現他作為商人無情的一面,從而認清自己所真正追求的人生價值,從而放棄一切,和夏琳一起前往法國追尋夢想。
所以秦喻感覺這段戲里的陸濤有些過于激動了,按照目前這個階段的接觸來說,還是無視來的更加具有說服力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