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是請不來大咖。
秦喻原本準備邀請拾捌經紀公司的陳道名、胡君、范兵兵等人前來捧場,只是王晶花在了解他們這部影片的宣傳手法后,出言勸阻了,只是安排公司幾名新人前來捧場蹭熱度。
燕京的這場提前場點映儀式,如果到場的明星大咖太多,反而會讓到場的媒體人分不清主次,更多的介紹參加儀式的嘉賓與明星,反而忽略關于影片本身的介紹。沒看到就連投資人劉德樺都沒有前來么。按照寧皓制定的計劃,他會在29日飛到滬上,參加在滬上舉行的首映式。那個才是真正的宣傳主會場,拾捌經紀公司這幫明星到時候會一同趕往滬上參加首映禮,更能增加一些熱度。
看到這個情景,在場的記者都有些失望了,準備走走過場吧。看在發行方和萬達影城的面子上,過會拿著主辦方給的紅包和通稿,統一的發到媒體上,幫忙吹噓一下算了。
這是媒體人與影視公司相對默契的潛規則,影片上映前的兩日基本不會亂說。
就連《無極》在上映的前兩天,各家媒體也是一陣鼓吹,什么“美輪美奐”、“情節緊湊”、“特效大制作”之類的贊美之詞不絕于耳。等到真正觀眾口碑出來以后,這些媒體人才一致改變口徑。前面有多吹噓,后面就有多貶斥。
媒體人是沒有節操的,圈內人都知道。所以寧皓的宣發計劃里就沒有太過于依賴他們。連開映前連記者采訪環節都取消了,一切采訪都放到看完之后進行。
這次點映禮,由中影出面,邀請了在京的多位知名影評人以及博客大V前來觀影,目的就是希望能夠通過這次點映,通過這些影評人的專欄,將這部電影的口碑打出去。
影評人司馬劍就是其中之一,本名程俊偉的他,是國內知名影視社區網站“豆瓣網”的專業影評人。
成立于05年的豆瓣網,經過一年多的發展,注冊用戶已經超過十萬,雖然還趕不上西祠胡同、第九城市和天涯網,但是以它影音方面的專業性,還是受到不少網友的追捧。
作為豆瓣網的創始人之一,程俊偉依然記得當初的夢想,立志要將豆瓣網打造成華夏第一影音網絡社區,只是目前大多數的工作還是要靠整個創業團隊親自來完成。而以筆名司馬劍撰寫影評的他,在一些影視愛好者之間的影響力很高。
在所有受邀嘉賓以及發行方人員到場以后,影片就正式開始第一場首映。盡管在后期制作時,寧皓使用中影集團的設備對畫質重新進行優化過,但是投映在巨幅幕布上,仍然可以感受到低畫質數字DV帶來的那種粗糙的顆粒感。
對比國內不斷追求大投資、大制作的國內影壇,身為一名知名影評人,司馬劍從第一個鏡頭就感受到了劇組的窘迫。
前期發行方給出的宣傳文案,這部影片的投資來自劉德樺先生的“亞洲新星導”計劃,總共投資也就三百萬。現在看來這消息并不是為了宣傳而發出的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