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不錯呀,馬步很穩,看來練過不少年了。”男子看著秦喻平端大鍋,放到桌子上后連一絲漣漪都未起伏,忍不住開口夸贊幾句。
“梁師傅,這個就是我跟你說的那個八極拳高手,我們就在這附近拍戲,準備借您的地方跟他學習幾招…”
“Ronald,不要亂說。”秦喻打斷了鄭忠基的滔滔不絕,對著面前的梁師傅拱手致歉:“梁師傅,給您見禮了。”
“小友有禮了。”
“梁師傅,實在不好意思,我本來以為Ronald聯系的是一家健身房,所以就答應了。只是沒想到居然是您的武館。今天多有冒犯還請您多多原諒。”
“八極拳?”梁師傅并沒有對秦喻的致歉表示回應,而是直接看著秦喻問道:“不知道小友練習的是孟村老架、還是羅疃硬架?”
“回梁師傅話,我家祖上曾以通背拳法交換孟村吳氏八極拳法心得,所以屬于孟村老架八極,只是祖上曾結合通臂拳自成一體,也可以稱為通背八極。”
“家傳?通背八極?那小友是不是姓秦。”梁師傅聽到秦喻的回話眼前一亮,忍不住追問道。
“回梁師話,我叫秦喻。”
一旁的鄭忠基被兩人的問話繞得云里霧里,忍不住開口問道:“梁師傅,您說的什么孟村八極和秦喻的這個通背八極,有什么不同嗎?哪個厲害一些?”
“呵呵,都厲害。”梁師傅讓小胖子阿生送兩杯涼茶給秦喻他們,然后給鄭忠基解釋道:“位于德州市的孟村吳氏老架八極,是八極拳的起源,后來一部分人傳承到羅疃,這才有了羅疃硬架八極。原來孫大總統和蔣委員長的貼身保鏢都是八極拳高手。只是后來一部分人跟著國民黨跑到灣灣后,傳承就斷了,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能夠掌握其中發力技巧了。”
“不對呀,秦喻的功夫就很厲害,直接將我們戲里的一個高大魁梧的武行打翻在地。”
“Ronald,我那是湊巧了。”秦喻喝了一口涼茶,雖然還有些溫熱,口感也很苦澀,但是喝到腹中,會讓你從沒往外感覺到一絲涼意。
“秦小友謙虛了。”梁師傅對秦喻求證道:“不知道秦漢江老先生是您什么人?”
“那是家祖。”
“這就對了。”梁師傅對鄭忠基說道:“秦喻小友的八極拳源自晉中秦氏,這是為數不多還能夠傳承下來的八極正宗。十幾年前,有幸在內地的一場武術交流大會上和秦老過了幾招,雖然當時我正值壯年,在已經退休的秦老面前也沒占到絲毫便宜。”
怕秦喻多想,鄭忠基急忙解釋:“梁師傅是葉問前輩嫡傳,他師傅是葉問前輩的大弟子,李小龍的師兄。”
“梁師傅,您是高手。”
“你客氣了,如果你想要教基少拳法可以在我這里教授,當年我師祖初到香江開設武館時,就曾經說過:不爭之爭,貴在中和。華夏功夫就是太過于計較一些門派之爭,才走到今天這種功夫逐漸沒落的地步。你看我這邊也就這么幾個徒弟了,現在的九零后小青年,哪里還有喜歡傳統武術的。”
梁師傅說得也是現在真實現狀,這幾年可以說是香江武館屆的黃昏之期。向鄭忠基、秦喻這樣的七零八零后的一代,對于傳統武術還有些熱愛,而九零后這一代的年輕人,喜歡的是更加炫酷的跆拳道、更加直接的泰拳。傳統功夫已經成為了花架子的代名詞。
花架子就花架子吧,既然梁師傅不在意秦喻借用他的場地教拳,秦喻也不再客氣。
只是秦喻教授給鄭忠基和吳言祖他們的也是唬人的花架子。真正的殺招都是需要日積月累進行磨煉后才能掌握的發力技巧,這兩人也沒有這樣的時間與精力。
反而隨后幾天里,秦喻跟隨著梁師傅學習了不少詠春拳的招式,不論“尋橋”、“標指”還是“小念頭”都是一遍就會,耍的有模有樣,讓梁師傅以為他對于詠春也有所涉獵對他更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