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錚一天沒出門,一直窩在客房里看那本《諸子文集》。
到點自有儒門的童子為他送來可口的飯菜。
這一天下來,一本書已經被他翻了一大半,基本內容都牢記在了腦海中。
若不是期間還結合修行認知,思考了書中內容,神識消耗太甚,楊錚有信心,一天時間,就能把這一本書全部記住。
當晚修煉了一夜巫靈術,第二日一早,楊錚繼續翻看思索。
又是一天過去。
整部《諸子文集》已經徹底被他牢記在心。
不止如此,楊錚結合前段時間得到的《浩然養氣篇》,已經大致窺探到了儒門修行的法門,只是有些地方還心有存疑,需要找沈若言或沈拙行問問才行。
這一夜,他又盤坐床上,修煉巫靈術,恢復著消耗的神識。
……
后院,沈拙行的書房內。
父子倆相對而坐,正在談論著楊錚的事情。
沈拙行顯然是剛從外面訪友回來,對楊錚這兩日的情況并不知曉。
“你是說,他這兩日一直在客房讀書,從未曾出來過?”
“是啊。”沈若言點點頭。
他到沒覺得有什么奇怪的,類似的書呆子,臥龍書院太多了。
這本《諸子文集》,是經過沈拙行批注過的儒門術道修行法,只是暫時借給楊錚看十天,能領悟多少,全看他自己的能力和造化。
楊錚想通過默背的方法,把一整本文集全都記下來,并未出乎他們所料。
但很顯然,無論是沈拙行,還是沈若言,都不認為楊錚能記多少東西。
《諸子文集》全文共有六卷,每卷十章,每章有數百至上千不等的文字,其內還夾雜有沈拙行的批注,共計有數十萬字。
即便不考慮其中跟修行有關的東西,單單只是背誦下來,就是讓書院記憶力最好的學子來背,起碼也得需要數月時間才能辦到。
當然了,對于凝出神識的修行者來說,時間上肯定還要縮短不少,但也不可能在十天內全部記住。
沈拙行拿出這本文集的意思,是想讓楊錚單獨挑選跟修行有關的內容看看,然后找一門感興趣的術法學學就行了。
“需要點醒他么?”沈若言遲疑道。
沈拙行搖了搖頭,“不必。他若真硬背十天,就由他去。真如此的話,事情對咱們儒門來說,反倒更簡單了。對了,言兒,你覺得此人如何?”
沈若言搖了搖頭,道:“暫時還看不出來什么,不過,孩兒看他倒還算沉穩。”
沈拙行放在桌子上的右手,不由自主的輕輕敲了敲桌面,露出沉思之色。
“如今的大魏朝,暮氣沉沉,條條框框的規矩,皆由門閥制定,于我儒門發展而言束縛太多,除非變革或改朝換代,否則,我儒門永遠別想出頭。
楊家目前是個比較不錯的選擇,尤其是那楊玄鑄,聰慧異常,卻又能藏鋒隱忍,為父本以為,楊忠武會讓他擔任晉公世子,沒料到他卻選了楊錚,實在有些出乎為父所料。”
沈若言想了想道:“依孩兒看,此舉正體現了老國公的高明之處。”
“哦?何以見得?”沈拙行有些意外和不解,也有些高興的看著沈若言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