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帳內僅剩下他一人,楊玄鑄才再次拿起那封手書密信,并從懷中掏出一個小玉瓶,從里面倒出一些粉末,小心仔細的均勻涂抹在手書上。
漸漸的,手書上的字跡消失了。
又過了片刻,其上出現了一些淡的幾乎看不清的淡黃色文字。
看完了那些信息,楊玄鑄把手書握在手中,運轉內力,把其化為了灰燼。
“我這個大哥,還真有點意思。”
楊玄鑄笑了笑,小臉上神色有些落寞和無奈。
到目前為止,他還未跟大哥見過一面,但他對這位從未曾謀面的大哥,其實卻神交已久。
尤其是最近這大半年來,他越發迫切的想要見見自己的這位大哥。
正好,這次大哥下令,楊家所有核心成員,必須無條件撤回,且不能問任何理由。
此舉正中他的下懷。
回去也好,他根本就不喜歡外面。
荊州這邊真正忠于楊家的核心成員并不算多,算上孟義和黃審良二人,大約有十三四個,皆在軍中和府衙擔任比較重要的職務。
事實上,朝廷其實到現在都還不清楚,楊家真正核心掌握的地盤,其實有兩處,一處在北疆晉國封地,那里的確是楊家的核心之地。
但另一個卻就是眼前的荊州。
別看荊州府的州牧是朝廷的人,好像荊州一直被朝廷掌控著一樣,但實際上,荊州除了荊州牧之外,其他重要的文武官員,皆是楊家暗中培養出來的人才。
關于這一點,真正知道之人,除了老國公,現任晉國公和楊玄鑄外,再無其他人。
這些人肯定不會動的,這一點,楊錚在手書中特別提到了。
他主要撤回的,都是將領。
而文官是否忠于楊家,不需要撤回,單只看這次他們在面對此種情況下,會做出何種選擇,就能一清二楚。
……
沒過多久,整個荊州暗地里,在某些圈子中,楊家要徹底放棄先有地盤,全面撤回核心成員的事情,就開始在不斷流傳了。
整個荊州的氣氛開始變得有些不安,甚至動蕩起來。
不過,所有的事情,皆在可控的范圍。
這消息自然瞞不住朝廷的密探,很快的,朝廷在聽聞了此事之后,也開始做出非常快的應對措施。
可惜,他們接到消息的時候,楊家這邊的人,已經基本撤離了差不多了。
余下沒有撤離的,要么是無關緊要之人,要么是隱藏的極深,看起來更像是忠于朝廷的一些文官。
但即便如此,大魏皇室也是驚喜不已,開始全面接管荊州各地,以及天下各處原本被楊家牢牢掌握的地盤,并跟著開始了大清洗。
……
北疆晉地大梁城。
這段時間,全國各地,不斷有車馬進入北疆,并入駐大梁城。
原先的大梁城,在原有的基礎上,已經向外擴展了三倍不止,不僅如此,在大梁城四面,還多了四座臨時興建的子城,專門用以接納來自各地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