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真的心有所屬,與人私定終身,那應該就是她身子好了之后的事。
時常的出門去街上,有時能在外面一整天。
之所以沒有管著她,是因為想著她多年臥病在床,無法到外面,為實是可憐啊。好不容易身子康復了,能到外面走走逛逛了。
常古明命自家府上的人,暗中跟了她幾次。
女兒外出的軌跡也很簡單,去街上點心鋪子買幾樣小點心,在點心鋪子逗留的時候,跟點心鋪子家的小女兒聊聊天,再去對面的茶樓里聽書,位置也是固定的事臨街靠窗的,午飯也都是在茶樓用的。
說書的最年輕的也有五十多歲了,可以排除。
男性小伙計那就更不可能了,因為小九是茶樓的常客,又是他這個太守的女兒,茶樓東家都是安排自己的女兒和兒媳,招待她的。
在點心鋪的時間稍微長久一點,已經查實過,是她跟那掌柜的女兒問點心小食的做法。
回到府中,就會去廚房自己鼓搗做給家人品嘗。
女兒喜歡戚那茶樓聽書,每次哪位哥哥在家,就會纏著哥哥同去,不然就是身邊的倆婢女,從來不曾跟外人一起過,更不要說什么異性男子了。
她身邊的婢女,也不曾單獨出去過。
她需要的東西,也都是跟家中的管事報備,讓人采買回來的。
所以,這兩種可能性,也就不存在了。
但是,這次她又是如此,常古明實在想不出其他的什么解釋了。
此刻,常小九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說是?那就要說出對方的姓氏名誰,不然父親既然開口問了,得不到他滿意的答復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
“你不用怕,只要你實話實說,為父會斟酌處理的,如果對方真是可以值得你托付終身的人,就算嫁過去是做小的,只要你自己不覺得委屈,為父會放下臉面同意亦會幫你的。”常古明見女兒糾結的模樣,更加肯定了心中的猜測。
卻也很是懊惱,若真是自己猜測那樣,可怎么就查不出半點蛛絲馬跡?
聽了這番話,常小九感動的眼圈都紅了。
在封建社會的古代,能有這樣一位開明的,真正為子女幸福考慮的父親,真的是幸運的事。
“父親,并不是您想的這樣。婚姻大事是關乎于女兒一輩子幸福的事,女兒對您發誓,女兒嫁人絕對不與人為妻做小,就算是做正室,女兒未來的夫君,一輩子只能有女兒一個,女兒要的是一生一世一雙人。”
“就,就因為這個?”常古明一臉驚愕,不敢相信的問。
鬧了一大圈兒,這就是答案?
常小九想點頭,又想起不對。
自己剛剛之所以說,嫁人不做小,想要一生一世一雙人,那是因為聽到父親的疑問,跟他解釋自己不是那樣的人,強調自己的態度而已。
并不是自己屢次親事上攪局的主要原因,可是,這又該如何解釋?
萬一這父親聽了之后,交代媒人找愿意今生只娶她一人的呢,萬一真的有人會同意呢,畢竟是做太守的女婿啊,別說常小九現在已經痊愈了,就是病沒好,照樣有人愿意娶她這個病秧子,藥罐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