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著今日這一千多文的收入,花老太太歡喜的嘴是怎么都合不上,這還是分了三成給花家之后的收入,從前她哪敢想一天能賺這許多,如此看來,往后再給三勇去買些補品吃都不用擔心沒有銀子了。
只是瞧著兒子紅潤的臉龐,安老太太突然發現,兒子在花家這里幫了一個多月的忙,且不說身上長了不少肉,氣色也見好了,就是今日在店里坐了一天收賬,竟沒看出多少疲色,甚至還有些亢奮。
兒子這是身子骨漸強嗎?想到之前郎中說過,安三勇的身子要靠養,安老太太從前只讓他不許勞作,整日就在家中待著,多走幾步路都擔心。
如今看來人家郎中說的養,并不是不讓勞作,而是要靠食補來養啊,只是從前家中吃飯都只能勉強吃飽,也沒多余的錢給他補身子,才讓他的身子虛弱至此。
可最近時不時能買來一根人參給安三勇切片燉湯,每天再有花家給留出來的兩碗濃雞湯,也是把人喝的滋補啊。
安老太太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安五壯能娶妻生子和安三勇的身子骨見好,如今瞧著家里日子好過了,她的心愿也不太難完成,甚至她已經開始期待安三勇也能娶個妻子回來了。
收攤后,鋪子里人都坐在前面,等著開飯。之前說好鋪子里供一日三餐,若是不吃,一頓依然是給五文錢,因是頭一天,生意又不錯,大家都挺高興的,都決定留下來在鋪子里吃。
生意太好,灶間沒剩下多少食材,章琴和安柳一起都給做了,端上桌后大家風卷殘云地就給吃完了。
等眾人都歸家后,章琴瞧著灶間還剩下的一些邊角料,覺得可惜,“還不如讓他們把這個都帶回家去,好歹能添個菜呢。”
“這個先例開不得,你看那些開得好的酒樓,可沒有讓人將這些帶走的。”
花致遠卻搖頭,之前他們擺攤時讓人將剩下的食材帶回去,那是因為無論是米線還是湯底都是他們一家人在管著,剩多少都是他們能掌控的,說實話一天賣完真剩不下多少,也就勉強夠分給安家和給那兩個雇工帶回去。
可如今開了鋪子,他們夫妻都沒時間管太多,尤其是灶間的活,難免就會出現浪費,若這些人習慣了剩菜或是剩下的邊角料都帶回去,難免不會有人起了別的心思,到時就將本應能賣出去的好東西都混到邊角料里,他們也未必看得出來。
不是花致遠心胸窄,他寧愿給人多開些工錢,也不愿慣會別人算計他的東西。
見章琴還有些不明白,安柳小聲道:“奴婢和娘從前就是在大戶人家做事,奴婢的娘是廚娘,原本主人心善,大廚房里剩的東西準許下人們帶回去和家人一同吃,可久而久之廚房的支出越來越大,主人家查了才曉得,是他們的善心把一些人的貪心養大了,他們將好的食材當成損耗上報,再將偷藏下來的夾帶出去。有些只帶回去同家人吃也就算了,甚至有人還將珍貴食材帶到外面賣掉。那一次主家發火了,整個大廚房里的人不論是否無辜,連著他們的家人,統統都被發賣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