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上游的橋砸了,師爺帶人很快再趕到下游,因上游之前有座橋攔著,這座橋雖然也堵了些東西,卻不似上游的那棵斷樹那般兇險。
很快,兩座橋都被砸了,師爺冒著雨抹了把臉上的雨水,眼看著不知又從上游哪里飄過來的大樹,真是一陣陣后怕,若是水流太急將橋砸壞了還好,可一旦橋屹立不倒堵塞住河道,后果真是不敢去想。
抬頭仰望天空,被絲毫不見要停下來的大雨澆了一臉,師爺道:“大人英明啊,若不是大人下令修筑堤壩,今年這場大雨沿岸百姓怕是要危險了。”
身后的官差們也跟著感慨,這場大雨確實是太急太大,即便是橋被砸了,河水也已漫到堤壩下面,若是往年的堤壩還真未必能經得住如此沖擊。
再艱難地回到堤壩上,望著沒了石橋的阻攔而順通無阻的河水,大家都是憂心忡忡。
突然有官差急匆匆跑來,拉著人就問,當得知師爺的位置跌跌撞撞跑過來,大口大口地喘著,“師爺,不好了,下游的堤壩被沖出個口子,河水倒灌,咱們宿縣怕是也要跟著遭災了。”
師爺大驚,“下游的堤壩不是今年剛修的?為何才下了一日雨就沖毀了?”
官差只能搖頭,剛修的堤壩就被沖毀還能為何?修的不結實唄。
師爺也猜到這樣,一邊慶幸大人沒有貪墨修筑堤壩的銀兩,一邊擔心下游的河水倒灌進宿縣。
而住在宿縣周邊的百姓比起縣城內的百姓更要危險。
馮光此時也沒閑著,縣城里如今也都是水,多少年沒下這么大雨了,城里的排水都幾乎癱瘓了,隨便出個門都要淌著沒腿肚子的水,一些低窪的地方雨水已經半人高了。
很多人家里都有老有小,馮光一面派人到處清理排水口前堵塞的雜物,一面帶著人疏散那些被大雨淹了的人家。
到處都能見到被裝在木盆木桶里飄在水面上的孩子,他們的身上有的披著苫布,有的披著落被,被自家爹娘拖著在水里艱難地行走。
有些小的孩子哇哇地大哭,混在風雨雷電聲中竟讓人聽著悲戚。
馮光沒有心情去感受這些悲戚,他此時正帶著人趕往城外臨近河道的村莊,分派人手下去將這些村莊中的百姓都轉移到地勢高些的地方去。
他剛剛得到信,知道下游堤壩毀了后就立即親自出城安置附近的百姓。
而在宿縣周邊地勢高的地方也有不少,其中花致遠之前買下的那三座莊子以及那里的周邊就是,只是不知這場大雨過后豐水莊的水勢變大,會不會也泛濫成災?
但不管怎樣,那邊地勢高,若那里都要被淹沒了,別處的人就真沒有活路了。
當下游的決堤的水流進宿縣時,水勢已沒那般洶涌,但還是讓宿縣周邊也受了災,但相比直面堤壩被沖垮還是有了不小的緩沖。
可就是這樣,決堤之后上游的洪水都會順著決堤的口子涌進,臨近下游的村莊也不能再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