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經歷了一個半時辰的路程,蘇妧的內心還是有點崩潰。
好懷念現代的公交、地鐵、的士啊!
為了賺點錢她容易嗎?
盡管出門比較早,但因為路程遠,他們到鎮上的時候已經很多人了。
周二郎第一次來鎮上,雖然覺得很新奇,但很乖巧地跟在蘇妧身邊,沒有鬧騰,只是一雙眼珠子骨碌碌地轉不停。
蘇妧帶著大郎二郎走了好一會,才找到了一個空余的攤位。
人流量大的攤位早就被早來的小販們選完了,蘇妧選的攤位位置比較偏,不過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只能湊合著擺了。
蘇妧把籃子里的缽仔糕擺出來,還掛了個木牌子,上面是用木炭寫的字,‘周記缽仔糕’。
“賣菜啦賣菜啦,剛摘下的新鮮蔬菜,路過的瞧一瞧,看一看咯……”蘇妧隔壁攤位的大嬸吆喝著開口。
奈何位置太偏,來這邊的人太少,那大嬸怎么吆喝也沒幾個人買。
“唉,今天來得太晚,好攤位都被人搶光了,看來今天的菜賣不出去了。”吆喝了一會,那大嬸有些懊惱地自言自語。
菜賣不出去,她家那口子的明天的藥就沒著落了。
看到蘇妧擺的一碗碗的東西目光帶著探究問道,“妹子你賣的是什么玩意,我之前咋沒見過?”
蘇妧聽到她開始的抱怨本來也想當做聽不見的,奈何那個大嬸問她,也不好當做聽不到。
“也沒什么,就是自己搗鼓出來的吃食,弄來鎮上看看能不能賣出去補貼一下家用。”
“唉,咱們的位置不好,怕是難咯!我家那口子明天的藥錢怕是要斷了,唉!”大嬸似是認命似的道。
蘇妧和隔壁的大嬸聊了一會,就知道了她姓鄭,丈夫已經病了好幾年,吃藥也吃了好幾年,家底也掏空了,每日就靠她出來賣菜賺點錢維持一下生活。
夫妻倆有一個兒子在一邊念書一邊當先生賺錢,也幫不上家里什么忙,因為筆墨紙書都很貴。
兩人聊了一會,鄭大嬸那邊來了個客人就不搭理她了。
蘇妧笑了笑,也沒有開口吆喝。
而是拿了幾根竹簽戳了兩個缽仔糕,分別遞給大郎和二郎,然后在他們耳邊小聲囑咐了幾句。
大郎和二郎就手牽著手跑開了,往人多的地方跑的。
蘇妧靜坐了十分鐘左右,就看到有個婦人牽著兩個小女孩走了過來。
“缽仔糕,香甜爽口的缽仔糕……夫人給孩子買兩個?”
蘇妧看到她們穿的衣裳布料都不錯,而且看著很新,這樣的人定是不差錢的,看她們走近吆喝問道。
那婦人看瞧了下問道:“你這缽仔糕怎么賣?”
“一般的兩文錢一個,加了羊奶的三文錢一個。”蘇妧笑著回答。
隔壁的大嬸聽了,吸了口涼氣,覺得蘇妧是獅子大開口,這玩意比肉包子還貴!傻子才會買吧!
那婦人皺了皺眉,“這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