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看激動壞了,還剩下兩樣,措辭都準備好了。
不曾想周三郎左手抓印章右手抓小算盤,抓著不松手也不禍禍了,而是掙扎著要起身。
只是他手上抓著東西,不好著力站不起身,眼珠子骨碌碌地轉,就落在他姥姥身上眨巴幾下,蘇母見狀樂不可支,過去幫他站了起來。“咱家三郎真聰明。”
他搖搖晃晃走過去把小算盤地給他娘,軟糯糯地道:“娘,給。”又把印章地給他爹,大約是記著他爹不幫他的仇,輕哼一聲,“吶,給。”
蘇妧覺得她能讀懂三郎的表情,他此刻正在求夸獎……那小模樣想得還挺美的。
“這是抓了算盤又抓印章的,以前也沒聽過呀?”
“這是又當官又從商?”
當官和從商本就是兩條背道而馳的路,士族的身份比商人可高了不止一星半點。
雖然搞不明白這兩者有什么關聯,但是不影響他們說好話的決心。
來來去去都是那些詞,隨便說說還是能說出一朵花來的。
抓周結束,蘇妧把小算盤和印章收回房間,這可是很有意義的物品,可不能隨隨便便就扔到一邊了。
等個十來二十年,孫子孫女抓周的時候,拿出來放一起,光是想想也覺得很有意思。
蘇二嫂主動把桌子收拾了一番,沒過多久就開席了。
這一次的席面蘇妧只是定了一下菜單,其他的就交給做飯的大嬸了,客人多,今天的工錢也是翻了三倍的。
因著三郎的周歲宴,建房子的事情暫停一天,不過蘇妧也把這些幫工和他們家人請來吃飯熱鬧熱鬧。
席間有人問桂花嬸子,為什么她跟蘇妧關系那么好,蘇妧寧愿請不熟的人煮飯也不請她,包吃兩頓還給工錢,這么好的事情為啥不讓她做。
桂花嬸子直勾勾地盯了問話的人,旋即笑了笑不說話,竟然還有人來挑撥她和蘇妧的關系,還用這么爛的方式,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煮點飯什么的,能有做咸蛋黃賺錢?
接手了咸蛋黃之后她才知道做咸蛋黃有多簡單多快捷,把雞蛋往調好的漿里一裹,撈起來放置一段時間就行,只要原料充足,足不出戶就能賺錢。
她現在照顧兒媳,做家務,賺錢三不誤。
這日子過得可是越來越有盼頭啊!她現在心里都不知道多舒坦,等她兒媳生了孩子,她還能兼顧著照顧著一大一小。
問話的人沒得到自己想要的回答,雖然心有不甘,但也敢所說什么。
吃過席面后,有活兒要忙的村民就回去了,還有一些好奇周青松他們家要建怎么樣的大房子,都紛紛來問話說是想要參觀一下。
村里的孩子比較多,特別能調皮搗蛋,幾個工人合計著就把外面圍了起來,想要從外面看是看不到的,想要看的話只能從院子那里進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