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歲宴后,周三郎的主觀意識強烈了許多。
氣溫又回升一些后,周三郎就不愿意多穿衣裳了,陳芬芳給他多穿一件他都要扭來扭曲。
周三郎沒有春衫,也來不及做,只能暫時撿二郎的衣裳穿。
二郎的舊衣裳穿在三郎的身上,蘇妧就發現不對了,太短,露出兩截白凈的藕臂來,好好的長褲也被他穿出了七分褲的感覺。
這一身……很適合下田,不過周三郎長得白白胖胖的,穿什么衣裳都好看,只是瞧著不像是農村的孩子,跟種田扯不上關系。
周三郎的營養跟得上,同是一歲的年紀,比大郎和二郎一歲時長得要高。
周三郎本人很喜歡這一身七分的衣裳,玩泥巴都不用挽袖子了呀。
家里要蓋房子,有很多泥巴可以玩,周三郎每天帶著兩只兔子干干凈凈出門去坑里打滾,耍成泥猴了就回家。
所以蘇妧想要給他換一身衣裳,他十分抗拒,竟然還在地上打滾了,只得作罷。“不換就不換,被蚊子咬了別回來哭。”
蘇妧是又頭疼又欣慰,小三郎再也不是那個任由她擺布的小屁墩了。
早上和傍晚時分,蚊蟲還是還是很多的,咬得人又疼又癢。
三郎前幾天才被咬得嗷嗷跳,周青松給他用草藥擦好之后,他就不記得這事了,典型的好了傷疤忘了疼。
“不哭不哭。”周三郎見他娘不再給他換衣裳,心下滿意,這才麻溜地從地上爬起來,拖著兩只兔子去玩了。
畢竟是野兔,想要跑還是能跑得很快的,至少要比三郎的小短腿要快,蘇妧怕他把兩只兔子弄丟,給兔子做了兩個背帶繩讓他牽著。
事實上,這兔子被圈養了一段時間,周三郎時不時偷拿一些青菜投喂,他喂多少兔子就吃多少,現在已經長得肥肥胖胖,行動遠沒有剛被抓時的靈敏了。
用周青松的話來說,這兔子已經被三郎馴化成家兔了,把它放回后山,估計不用半天就被別的動物捕食了。
拿來吃他都嫌油膩,肉質不好。
只是這個道理人知道,兔子它不知道呀,得了自由那還不撒腿跑了,為了避免兔子逃跑三郎哭唧唧鬧脾氣,還是牽根繩子比較妥帖。
陳芬芳心疼他,當即就去找了一塊布打算給他做幾套春衫。
蘇妧現在不缺錢,怕她婆婆不舍得花錢,所以做衣裳的布匹也屯了一些,想要做衣裳隨時有布可做。
按蘇妧的想法,三郎年紀小又愛玩泥巴,穿二郎的舊衣裳臟了破了也不心疼,給他做新衣裳沒幾天就臟得不成樣了。
不過這話她沒跟陳芬芳說,不然肯定得挨說。
破舊的衣裳在村里穿著沒什么,但是去了鎮上還是要穿得好一些,不然那別人看了還以為她虐待孩子呢。所以要做就做吧,做了總是有機會穿上的。
陳芬芳的思想是,寧可自己穿得差一點也要讓孫子穿得好,何況三郎長得那么俊,白白凈凈的不打扮得好看些不是白瞎這張臉了嘛。
把三郎打扮好,往村口的大樹下一帶,就是整個村子最亮的崽。
感受村里人羨慕的目光,陳芬芳心里別提有多得意了,炫孫子樂此不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