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思考了一下,決定寄一把槍回去。
兩個月之后,京城多了一座皇家學院。
學校的框架搭好了,可是,學校缺老師,雖說,朝中大臣可以勝任老師一職,但是,李慶不可能讓朝廷大臣去當老師。
如此一來,學校暫時是一個框架,和原來的私塾相似。
“慢慢來吧!”
李慶明白,師資力量,需要慢慢的積累。
另外,修路的事情,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電力系統,也在繼續搭建;自來水管道,也提上了日程。
除了以上事情,李慶最關心的石油,終于運回京城。
石油,乃是工業時代的血液,是重中之重。
有了石油,李慶就能制造汽油機、柴油機,有了發動機,汽車和火車就不遠了。
早些年,李慶就有意引導工匠們研究內燃機,讓工匠們把機關術和機械動力結合在一起。
時至今日,終于見到成效。
工匠們已經研制出簡易的內燃機。
再說吳三桂。
吳三桂收到京城寄來的東西后,立即命人打開包裝。
“槍?”
前段時間,吳應熊已經在信上提過槍的事情,也介紹過槍的威能,不過,吳三桂沒有見過實物。
今天,吳三桂終于看到實物。
“這就是槍?”
第一代步槍的做工還比較粗糙,然而,在吳三桂眼中,這槍就是一件寶物。
“康熙是怎么想的?竟然把槍寄給我?”
“他小看我?”
“還是別有用意?”
吳三桂看到槍之后,他有信心打造屬于自己的槍。
先不管康熙的用意是什么,吳三桂拿起槍,指著前方的大樹,扣動扳機。
“碰!”
一聲槍響之后,強大的后座力,讓吳三桂的身體一震。
緊接著,吳三桂發現前方的樹干上多了一個孔洞。
“這?”
吳三桂心中震驚,‘果然,如應熊所說,這種武器非常可怕。’
“報紙?書籍?槍?”
“康熙到底想做什么?”
對于康熙的所做所為,吳三桂越來越看不懂了。
京城出版的教材,吳應熊也給吳三桂寄了一套,奈何,有些東西‘太超前’了,吳三桂完全看不懂。
吳三桂見識到槍支的威能后,立即讓人研究槍支。
在李慶眼中,第一代步槍,也就比老式獵槍好一點,他還真看不上。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慶可以制造更強大的熱武器。
正因為此,李慶才會讓吳應熊寄一把槍回家。
他不怕別人仿制嗎?
當然不怕!
槍支的制作難度不高,但是,想制作出精良的槍支,就比較難了。
想生產精良的武器裝備,就需要工業基礎。
煤、電、石油,這些都是基礎!
有了煤、電、石油這些重要能源,才能發展工業,建造工廠。
不說吳三桂,就說李慶吧,他忙乎了數年,仍然沒有建造出鋼鐵廠。
沒有鋼鐵廠,修鐵路的事情也只能一擱再擱。
無奈啊!
以李慶的知識、人力、以及財力,尚且如此艱難,那吳三桂想搞工業,豈不是更難?
等吳三桂生產出槍支,李慶的槍支都不知道換了多少代了。
吳三桂收到槍之后,果然‘老實’了很多,在沒有研制出槍支之前,吳三桂不會異動。
吳應熊收到父親的回信后,暗自松了一口氣,‘這顆腦袋,算是保住了。’
只有身在京城,才知道京城的變化有多大,才會知道康熙有多恐怖。
轉眼間,又過去數月。
太監進入乾清宮,走到皇上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