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老臣愿意捐錢修路。”
“皇上,臣愿意捐錢修路。”
“列位臣工有此心思,朕心堪慰。”李慶說了一句,臉色一正,對索尼說,“索尼,修路的事情,著你去辦,務必辦好。”
“老臣遵旨!”
“說到修路,朕最想修建的仍然是鐵路。”
這話一出,眾臣再次喧鬧起來。
“皇上,不可啊!”
“還請皇上三思!”
“皇上,這種大型工程,過于勞民傷財,請皇上三思。”
“皇上,隋朝二世而亡,請皇上以史為鑒。”
李慶聽到眾臣的喧鬧聲,一陣頭疼,每次說到修鐵路的事情,眾臣就會跳出來反對。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這些朝臣都學過現代知識,知道修鐵路要花多少錢。
“住嘴!”
李慶怒喝一聲。
頓時,整個大殿安靜下來,針落可聞。
眾臣低著頭,連大氣都不敢喘。
議事的時候,眾臣敢爭吵,也敢提出反對的聲音。
當皇上做決斷的時候,眾臣就不敢提出異議了。
李慶掃了在場的朝臣一眼,淡淡的道,“朕意已決,無需多議!”
李慶說到這里,對旁邊的太監說,“宣旨吧!”
“是!”
眾臣聽到太監宣旨,只能默默的接受。
索尼暗道,‘皇上,終究太年輕,行事過于冒進了。’
李慶宣完旨意,又讓太監宣布退朝。
眾臣離開大殿后,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談論著剛才之事。
“哎,這修鐵路,還不知道要花多少錢呢?”
“修鐵路,就是一個燒錢的項目。”
“修鐵路,比修大運河更加勞民傷財。”
“這鐵路,修好之后,還需要維護,后期的維護費用,又需要大把的銀子。”
“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
“皇上什么都好,就是太年輕,過于冒進。”
“是啊,是啊!”
“不說了,不說了。”
在這個時代,眾臣不敢過多的議論皇上。
李慶回到坤寧宮之后,輕輕一嘆,說,“赫舍里,這些朝臣,也不傻啊,他們怎么就不懂朕的心思呢?”
“唔!”赫舍里沉默了片刻,出聲安慰皇上。,“皇上,他們的眼界,哪里比得上皇上啊!”
“赫舍里,路是一定要修的,路是整個國家的大動脈,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朕都要把他修通。”
“皇上圣明!”
“哎!”李慶輕輕一嘆,又想到史書上對隋煬帝的評價,他暗道,‘千百年之后,不知道后世之人會如何評價朕。’
當時,隋煬帝說要修大運河的時候,大臣們紛紛站出來反對,與現在的情況何其相似?
當然,李慶也明白大臣的心思,錢是一個原因,更大的原因,是因為國力不昌盛。
天下剛剛平定,百姓們剛剛恢復生產。
奈何,各地災害連連,流民四起。
在這個時候,真的不宜修建大型工程。
可是,李慶著急啊!
無論是高速路,還是鐵路,越早修建,對國家就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