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興奮地搓了搓手。
最近,他忙著裝比,竟然把鉛筆制造給忘了,全權交給朱能等人去搗鼓,沒想到,竟然搗鼓成了。
一支鉛筆的核心部件,其實很簡單:筆芯,筆殼。
筆殼不必說,隨便找幾個工匠都能造出來,一根棍子切開成兩塊,將中間掏空,然后用魚膠粘起來即可。
難的是筆芯的制造。
石墨石倒是好找!
但陳楚前期試驗了大量的黏土,都不行。
不是太軟,就是太硬。
太軟的連筆殼都插不進去!
更別提在紙上寫寫畫畫。
軟踏踏的!
太硬的,一下就能將紙戳通。
陳楚造鉛筆,就正好卡在了這一步。
原本他還以為是技術不行,沒想到,竟然是原料出了問題。
如今,原料問題解決,鉛筆就可以生產了。
想及此,陳楚急忙問道:“老朱,你們買到的黏土有多少?”
朱能說道:“老板,只有五斤不到,原本,那個來自河東的家伙,是將這些黏土帶在身上,以備水土不服時花水喝下去的,他并不是到長安城來賣土的。”
陳楚倒是知道,許多地方都有這個習俗。
離家到遠處去,擔心水土不服,往往會帶一些家鄉的泥土,身體不舒服時吃點土就好了。
也不知道有沒有科學道理,但許多人就是這么干的。
這么看來,這個家伙的老家,必然有大量這樣的黏土。
如果能將其源源不斷運送到長安城,即可保證鉛筆的生產。
陳楚問道:“快將那人帶來見我,我要與他商議一下,在河東去開設一個黏土礦……”
雖說符合要求的黏土,不一定要河東才有,或許,長安城周邊就有,但陳楚等不及了。
總不能把老朱這幾個老頭打發去到處打探嘛。
幾個老頭說不定會死在半道上!
而且,在這個沒有土壤檢測技術的年代,用原始的方式一點一點去試,效率也太低了。
反正從河東運來黏土,成本也不高。
陳楚這才有了在河東開設一個黏土礦的想法,可以在河東將黏土進行初加工后,再運送到長安,直接就可以使用。
誰知,朱能搖搖頭,說道:“老板,那人已經回河東去了,他一副窮困潦倒的樣子,原本在長安城找不到伙計,都打算回去了,我們買下他的黏土,告訴他有多少要多少時,他就急匆匆回河東了,說是回去拉一車黏土回來……”
陳楚略微有些失望,隨即吩咐道:“老朱,等那人回來,第一時間帶他來見我……還有,你現在就帶人,用這幾斤黏土,抓緊制造一批鉛筆出來……”
“是,老板!”
幾個老頭干脆地答應道。
自從跟了陳楚,他們發現,這個世界原來是如此精彩。
比做山賊,玩女人有意思多了。
有人甚至不吃不喝能在實驗室里呆上三天三夜。
而今,眼看一樣新東西又要被造出來,大家都很興奮。
……
打發走了朱能等人,陳楚坐在院子里盤算起來。
鉛筆制造出來,肯定是要用來賺錢的。
他此前讓李麗質測算過,如今他已經擁有近五百萬貫的資產。
但誰會嫌錢少呢。
就在他勾畫鉛筆制造生意的藍圖時,門口卻走進來一道身影。
那人見陳楚陷入沉思中,上前,考慮了半天,然后輕輕拍了拍陳楚的肩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