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安陽這么說有道理,吳漢超便答應了下來。
于是,這家叫“安超漢陽”的校園科技企業,開始了蹣跚起步。
……
周一下午,B座教學樓,404多媒體教室,社會學班的和管理學班一起上經濟管理學原理。
這也是一門通識課程,上課的老師是經管學院的副教授,管超群。
許安陽認得他,上周五創業比賽時的專家評委之一。
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許安陽他們創業項目的指導老師。
說是指導老師,到底能提供什么幫助,還是要看學生自己的積極度。
在感情問題上,許安陽從不主動。
在事業問題上,他要多主動就有多主動。
管超群的課上的相當好,是為數不多給許安陽留下印象深刻的老師。
課上,管超群提出了一個問題:
“現在,你是一名軍官,手下有兩名士兵。你們要去執行一項簡單的任務,把操場上的旗桿豎起來。這個旗桿高10米,你們的工具是一根5米長的繩子,一個滑輪,一把鏟子。請問如何把這個旗桿樹立在操場上?”
下面的學生討論開了。
有人舉手,說,要先在地上挖一個坑,把旗桿放進去后,兩個人把旗桿扶正就可以了。
還有人舉手,上臺在黑板上按照比例作圖,如何利用滑輪、繩子,來把旗桿給豎起來。
還有人說,旗桿太高,繩子太短,應該先挖一個土臺,把旗桿架上土臺,再把繩子綁在旗桿當中給拉起來。
總之大家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智慧,為的就是把這旗桿給豎起來。
但管老師一直不說話,既不說對,也不說錯。
大家的想法交流的差不多了,似乎還是沒人說到點子上。
許安陽這時舉手了。
“這位高個子的同學,你叫許安陽是吧?我有印象,創業大賽的第一名,了不起啊。”
管超群記得許安陽。
“說說看,你有什么想法。”
“首先,把旗桿豎起來,兩個人應該足夠,并不是什么很難的問題。既然我是軍官,接到這項任務,那命令我的兩名士兵去完成即可。至于他們怎么把旗桿豎起來,是他們要考慮的問題。我只要豎起來這個結果,不需要知道過程。”
許安陽回答完,管超群微笑著點了點頭,其他學生這才恍然大悟。
“這位同學的回答呢,不能說正確,因為這種題并沒有正確答案,它只是為了發散一下大家的思維。前面同學的回答能看出來,大家還是做題的思維,把它當做數學題、物理題去解答。去考察旗桿的長度、力臂、滑輪受力,這樣的想法并沒有錯。不過呢,許安陽同學是從管理學的角度去解答這個問題。既然他的身份是一名軍官,他是領導,有了任務,還是這種簡單的任務,就應該交給下面的人自己去完成。不必事無巨細,全權過問,將工作分散給其他人。這也是管理學一個重要的理念……”
許安陽的回答,懂的人自然懂,其中頗有投機取巧,腦筋急轉彎的感覺。
本身沒什么意義,不是你會回答這個問題,你就懂管理。
不過從中也能看出,大學學習,和高中學習的一些差異。
其他學生顯然還沒有習慣,等他們多上兩年課,自然就明白了。
下了課以后,管超群關掉電腦,沖許安陽招了招手,道:“許同學,聊兩句?”
“啊,行啊,聊兩句。”
果然,優秀的人,總會讓別人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