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店,在仙林一個比較偏的位置,離學校有點遠,而且店面在拐角的地方,學生平時根本不會過來。當時我去和他們談合作的時候,店家說他們已經要關門了。下個月房租到期,就不準備續租了。后來我堅持讓他們試一試我們的網站,昨天老板打電話給我,說生意比之前好了一點,因為有網上的單子,是暑假留在學校的學生點的。他準備再續租一段時間,看看開學以后生意會不會好一點,可能會主做外賣生意。許總,我覺得像這種店,可以做我們的宣傳重點,也可以拿來作為地推的重點……”
徐林義在會上拿出了一個在暑假時地推成功的案例,許安陽點點頭,道:“外賣有時候確實能夠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不過現在拿來做宣傳還早了點。如果點我網在學生中無法推廣使用的話,那些店家也不會有客戶。現在的重點還是要放在那些熱門的店鋪上,只有熱門店鋪上了網,客戶的選擇多了,大家才會用,然后那些冷門的商家才有被發現的可能。對了,徐林義,下個月給你批一波經費,你拿去用,仙林的確的商家談判和學生推廣不要停……對了,這個學期你要開始上課了吧?”
徐林義道:“是啊,換了一個專業…材料工程,還是要謝謝許總的幫忙呢,不然我現在早就走投無路了。”
“材料工程啊,又是一個前途一片光明,但光明永遠不會到來的專業。你要是課不多的話,還是多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吧,這個專業賺不到錢的。”
“我知道,我爭取畢業就行了!許總這邊的工作,絕對不會落下!”
說到材料工程,對華工很多子弟來說又滿眼都是淚了。
都說21世紀是生物工程的世紀,然后很多學子都吃虧上當。
同樣,也有人說21世紀是材料工程的世紀,因為材料學對現代科學來說的確是急需發展的一個瓶頸。
很多高精尖的設備,最后的短板和缺口都在材料這一塊。
可是很多學生到了學校學習才發現,材料學是個需要長期積累的學科,不是在學校上上課搞搞研究靈光一現就能有成果的。
很多高精尖的材料都被國外壟斷,你光是學材料學根本沒什么出路,國家也不需要這么多人去研究材料,所以和生物工程一樣成為了一個大坑。
畢業之后,基本上都是轉行,大多數最后都去做了碼農。
徐林義被弄到材料工程,基本上能混個畢業就可以了,想在這一行做,基本上是不可能。
這樣也好,徐林義就能將大部分時間投入在工作上,對于他許安陽還是想著力培養的。
“許總,今年暑假我們用了不少實習生,有些提出想要進我們公司工作,您看……”陳康問道。
六月份的時候,陳康在仙林大學生招收了一些暑假留校的學生做實習生,一面幫著做校內宣傳,一面幫忙做地推,干干雜活。
因為是實習,所以工資給的很低,三位數,不過每天都提供飲料,陳康每次還會弄一些餐廳的消費券,發給實習生作為福利。
這貨摳門的本事的確不小,花最少的錢,招最多的人,干最多的事。
許安陽擺擺手,道:“實習生就是實習生,實習一下就可以了,轉正了干嘛?我們的公司暫時還養不起那么多的正式工,到時候你再招一批實習生就是了。嗯…最多給你一個轉正的名額,不過要從今年大四,明年畢業的學生中招。教育背景太好的不要,家庭條件太優越的不要,太活潑太優秀的不要。你就招那種,非常需要工作,能吃苦耐勞,工資要求不高的,哦對了,有駕照的優先!這個學期公司準備買車,要會開車的才行。”
陳康拿出本子,把許安陽的種種要求全都給記錄了下來。
會議又開了一會兒,許安陽把工作布置了一下,然后發現公司隔壁花姐的辦公室已經人去樓空了。
“哎,怎么回事,李花的公司呢?”
“昨天他們就搬走了,說這里太小,換到外面的商鋪去了,她開了一個實體店面,在一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