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說吧,中國未來極為發達的互聯網產業,一定程度上就是對美國互聯網技術的漢化。
基本上每一個知名的it公司,都可以在美國找到更早版本的前身。
沒辦法,誰讓人家是發源地呢?
可是在研發中心,王固看到了很多非常具有想象力的項目。
不論是從技術,還是從商業模式上看,都是相當超前的。
而且,研發中心的負責人黃玉也是個懂行的技術員。
技術員和技術員之間聊天,是能對上頻道的。
于是乎,許安陽第一次做了一個配角。
作為一個擁有三寸不爛之舌,且具備重生者超前思維的他,除了在介紹時說一句“呃…這個的東西它是我提出來的”之外,再插不上什么嘴。
以為黃玉在和王固聊技術,聊應用的實現,聊數據庫,聊代碼等等……
不光黃玉和王固在聊,連韓林都能插上嘴說幾句,他在說視頻轉碼方面的技術。
而這些東西,許安陽一點都聽不懂,感覺他們就是在聊天書。
本來王固只是打算在研發中心稍稍參觀一下,走個過場的。
結果,他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從兩點鐘開始,幾個人坐在會議室里一直料到了五點鐘。
三個小時的時間,許安陽那叫一個如坐針氈啊,他還是坐在主座呢。
結果主要作用就是給王固倒水,還有黃玉要做ppt展示的時候,給他切ppt。
一開始壓根沒想著還要做ppt展示,黃玉表示光用嘴說不過癮,要上ppt。
后面,王固也開始滔滔不絕,提起他在美國的經歷,以及針對技術上的問題,提出他大致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這對黃玉、韓林等人的啟發很大。
高手畢竟是高手,在某些關鍵環節點撥一下,對思路的啟迪作用都是很大的。
許安陽眼看著就要到吃晚飯的點了,道:“那個,快要吃晚飯了,我們要不在飯桌上聊,怎么樣?技術這個東西,浩如煙海,一時半會兒也是聊不完的,以后有的是時間嘛。”
王固點了點頭,他和黃玉還真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
在大學里教書,終究是少了點激情,面對的也都是一些非常基礎的概念。
公司項目就不同了,要解決實際的問題,且走在技術領域的前端。
許安陽自從開始搞計算機項目后,也像模像樣跟著關凌好好學習了一下軟件編程基礎啥的,起碼知道了計算機是怎么運行的。
計算機硬件運作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這個門那個門的。
怎么就靠著0和1這兩個數字,實現了如此眾多復雜的功能。
還有軟件代碼,什么c語言,c++,java等等,都大致了解了是個什么玩意。
可是聽到黃玉和王固交流,還是一頭霧水,不知道他們在說什么。
因為他們說的都是it領域目前最前端,最核心的技術問題,是圈內人才懂的。
這是許安陽有生以來開的最郁悶的一次會了。
終于說服眾人先去學校吃飯。
路上,王固打了個電話,說要請學校的胡一帆老師一起來。
“胡一帆老師,她是我高中同學,我們倆關系不錯的。請她一起吧。”
“可以可以啊!原來胡老師是你的同學啊,哎呀……真是巧呢。”
許安陽記得聽王雅曼提到過胡老師,因為社科院的辦公樓和外語學院的辦公室就在隔壁相鄰,兩個院的老師互相都認識、熟悉。
許安陽心里還想,要不要把王老師也叫上呢?
還是算了吧,晚上關凌也在呢,別到時候引發什么事故。
還是小心為上,小心為上。
等到了紫金飯店,眾人落座后,胡老師是姍姍來遲。
她稍微打扮了一下,雖然她并不漂亮,但女人只要肯打扮,還是能入眼的。
不過胡老師顯然沒有料到施雯也在,她原本有些喜氣的臉色,一下子暗淡下來。
原來,施雯是點我網的員工,所以王固才會接觸到施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