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我們回頭再聊。”
韓曉武剛掛斷視頻,下午剛加的業主群里有了動靜,轉眼間聊天記錄就有上百條。點開一看,赫然發現小區業主正在跟社區網格員和物業開炮。
業主們的不滿歸納起來有三點,一是小區的封閉政策,市里規定每家每三天可以安排一個人出去采購,但到了社區和小區物業這兒變成了誰也不許出門,想買什么只能在群里團購,并且只能團購“套餐”。
二是自從大年初一,推行分級分診到今天,感冒發燒的病人要先去社區報備,可打了幾天電話,社區都沒幫著安排。甚至有兩個已經做過核酸檢測,已經確診的病人,到現在都只能居家隔離,沒有安排床位。
三是小區棟樓下貼了“發熱門棟”四個字,但沒有公布具體哪一戶人,社區認為這是為了保護居民**權,比較人性化。但業主們不滿意,要求社區和小區物業公開病例信息。
分級分診,把矛盾全轉移到了社區。
韓曉武能想象到姜琳等漢武這邊的同行有多難,他權衡了一番,輸入一行文字:各位鄰居好,我是3602的住戶韓曉武,我女友感冒發燒,暫時沒能排上去做核酸檢測,我很擔心也很著急,我唯一能做的是照顧好她,并向各位鄰居保證,我們會嚴格遵守居家隔離的相關規定,積極配合社區工作人員的防控要求,在安排去醫院就診前堅決不出門,堅決不給各位鄰居添麻煩。
“你女朋友現在多少度,咳嗽嗎?”一個女業主問。
“這兩天發低燒,不怎么咳嗽,呼吸也挺順暢的,應該不是新冠肺炎,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我們會注意防范的。”韓曉武想想又補充了一句:“她戴了口罩,我也戴了口罩,換下的口罩和生活垃圾我們也會處理好。”
一個用風景做頭像的鄰居發來一個點贊的表情。
緊接著,又有五六個鄰居送上“應該沒感染上”和“早日康復”等祝福。
想到剛才看到的那些聊天記錄,韓曉武又艾特了下負責這一片的姜琳和另一個社區網格員:“姜書記、小劉,我知道你們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天天在外面跑,壓力很大工作很忙,可惜我現在要照顧我女友,想幫也幫上。感謝你們的付出,感謝你們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不用謝,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也祝您的女友早日康復。”
“再就是我不知道我們小區乃至整個社區有沒有經濟困難的家庭,要是有的話,現在的菜價對他們而言壓力確實很大。社區有沒有捐款賬號,如果有請給我一個,我想捐五萬塊錢,力所能及地獻一點愛心。”
“謝謝韓老板,下沉我們社區的吳主任正在張羅這事,我把他的微信推送給您。”
“好的,謝謝。”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群里的畫風一下子變得非常正能量。
見業主們紛紛點贊,甚至有業主也想獻愛心捐款,負責這一片兒的網格員小劉哽咽地問:“姜書記,3602的這個韓老板,是不是下午剛來的那個人?”
“就是他,從蘇江省來的,他女友也不是本地人,是因為感冒發燒滯留在我們這兒的,”姜琳深吸口氣,想想又說道:“他也不是什么老板,他跟我們一樣是在社區上班的。”
想到這兒是如假包換的高檔小區,小劉不解地問:“那他和他女朋友怎么會住這兒,怎么一捐就是五萬?”
“應該是家里有錢吧。”姜琳看了一眼手機上的十個未接提示,邊走邊說道:“你趕緊把體溫數據報上去,我回社區看看。”
“你剛出來,前面還沒巡查完呢,怎么又急著回去?”
“好幾個病人在社區又哭又鬧,小李快扛不住了,我得回去看看。”
“姜書記,上面不給我們分配床位,你回去也沒用。”小劉沙啞聲音里透著疲憊。
姜琳暗嘆口氣,無奈地說:“人家著急,有怨言很正常,去讓他們罵幾句,讓他們發泄發泄,他們發泄出來心里就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