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手機充電器,我昨天忘了拿充電器。”
“您是什么型號的手機?”
“用不著你幫我買,你直接去我家拿,我把鑰匙放在門口的腳墊下面。”
“好的,我等會兒就去幫你拿。”
……
電話一個接著一個,不知不覺竟接聽了近兩個小時,電話記錄整整記了七張A4紙。
有居民要去上班,可單位離得很遠,現在正實行交通管制,車輛出去要有證明,這個證明怎么開,內容怎么寫,什么抬頭,對應哪個單位,應該根據哪條法律法規,一切都是空白,打電話問李小慧,李小慧一樣不知道。
最令人頭疼的還是病人的問題。
按照分級分診的相關規定,病人必須去社區醫院驗血,如果是發燒病人,社區醫院會讓病人去發熱門診,只有發熱門診才可以看。可定點醫院的發熱門診怎么去?公告寫的清清楚楚,由各區組織專門車輛,但這個“專門車輛”找誰?
找不到車,人家只能步行去,走到醫院要兩三小時,結果到了定點醫院,定點醫院說人太多,看不了,又讓找社區。人家步行回來找社區醫院,拿著社區醫院開的證明再步行兩三個小時去定點醫院排隊。
排了七八個小時,才能照CT。拿到CT結果,然后讓等試劑盒,并且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等到,人家只能再走兩三個小時路回來。
遇上這種事,換作誰都會有怨言。
韓曉武沒想到上面竟會亂成這樣,遇到事不敢做主,一級一級向上匯報,全等著上級決斷,至少街道和區這一級的領導干部真不如安海的領導干部有擔當。
正暗自著急,李小慧回來了,帶來一瓶消毒液和一件一次性的防護服,一邊示意他把防護服穿上,一邊無奈地說:“打半天電話,車還是沒找到,我只能找主任開了個證明,讓病人親屬跟鄰居借了輛電動車,騎電動車送病人去做透析。”
“這么說醫院那邊聯系好了?”
“聯系好了,不過到了醫院估計一樣要排隊,聽說要做透析的病人不少,醫院擔心交叉感染,做完一個就要消一次毒,快不起來。”
“小劉呢,有沒有小劉的消息?”韓曉武急切地問。
“我剛打電話問過,她老公是她燒得厲害,姜書記很著急,打電話找領導,你知道領導怎么說?”
“領導怎么說?”
“領導說應該的心理作用導致的,讓她好好休息,調整心態。”
“領導估計也沒辦法。”
“不說這些了,說了也沒用。”李小慧看了一眼新的工作環境,看著他剛脫下的紅馬甲問:“韓哥,你們社區叫洋港社區?”
“嗯,在蘇江省的安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