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評論式廣告,打破了一直以來廣告對消費者灌輸式的單方形象。
企業在宣傳自己產品形象的同時,也能及時接受到消費者對產品的回饋。
這也驗證了之前一位廣告人士的預言,臉書正在打破傳統廣告,甚至是互聯網廣告的舊有形象。
星巴克的成功廣告案例,立馬被媒體爭相報道。
同時,這又為臉書的廣告系統添柴加火了一把!
大量的企業涌入臉書,都想來投放臉書廣告試試。
臉書的廣告部門被弄得苦不堪言!
哪怕夏景行提前了小半年就開始組建廣告部門,不斷增添人手,也還是有些忙不過來。
一方面廣告主剛接觸臉書的廣告系統,還有些玩不轉,無法自主投放廣告,需要臉書工作人員的指導。
另外一方面臉書的廣告審核任務也非常繁重,美國每個州的法律不一樣,連打廣告需要審核的東西也不一樣。
這些繁雜的工作,搞得臉書是手忙腳亂。
經常到了深夜,臉書位于硅谷的辦公室還燈火通明,全體人員都在加班。
夏景行也親自上陣,化身大客戶經理,跟耐克、寶潔、亞馬遜、肯德基、麥當勞之類的大品牌簽下了一張張廣告大單。
以前是夏景行親自上門找這些大品牌。
現在反過來了,這些大品牌的廣告負責人恭恭敬敬的來到了臉書位于硅谷的辦公室。
而且,談生意還得排隊。
為了搶一個好的廣告位,這些大品牌還幾乎沒怎么砍價,沒聊幾句,就痛快的簽約了。
實際上,臉書的廣告定價也要略低于谷歌和雅虎。
反正也不用擔心財務收入浮動造成股價波動,夏景行手中的鋤頭揮舞得飛快。
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搶雅虎、谷歌的生意!
等以后廣告客戶穩定了,這點錢遲早也是要賺回來的。
隨著媒體把臉書簽下的一張張廣告大單貼了出來,外界看得一陣眼暈。
臉書這吃相,比當初的谷歌,有過之而無不及。
谷歌、雅虎這些以互聯網廣告為生的公司,則眼睛發紅,這可都是他們的客戶啊?
就這樣轉投臉書了,或者開始削減在雅虎、谷歌的投放預算。
難受、憤怒是一定的,但他們也沒什么好的辦法。
除非降價!
但一降低廣告報價,那引起的就是財務收入連環雪崩。
奈何自己的社交網站不爭氣啊!
互聯網廣告市場蛋糕就那么大,現在又新增了臉書這個玩家,意味著分到自己等人碗里的食物就少了一份。
最氣人的是,臉書挖走了兩家公司很多廣告部門的員工,連帶著客戶資源也被挖走了。
媒體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紛紛添油加醋報道,說這是臉書對兩家公司的警告,你們進軍社交領域,我就搶你們的廣告客戶。
另外,還有媒體拿出了一組數據,指明臉書、油管在不斷推出新功能、新玩法,注冊用戶數量在飛速增長,用戶在線時長、活躍度等指標也都在大幅度提升。
反觀奧庫特、F社、Flicker等幾家社交網站的數據,全都在不斷滑落。
即使是表現最好的谷歌視頻,活躍用戶數量也還沒突破一千萬,差了油管好幾倍。
這就好似把兩家公司的遮羞布一下扯開了一樣。
雅虎、谷歌紛紛對外發聲,表示將allin社交,與臉書好好斗上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