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需要你在公司會議上提出,并安排開發和執行,我旁觀就行了。”
夏景行笑著說道,他攬這些功勞也沒用,無外乎頭上再多一些光環。
由洋妞來代他執行,效果也是一樣的。
夏景行繼續問道:“在公共主頁這個功能上面,你有沒有產生一些靈感?比如讓更多人用上它。”
洋妞不解道:“你剛剛不是說臉書圍繞著熟人社交,不破壞平臺的特性嗎?”
夏景行笑道:“可以再建一個網站,像油管那樣!”
洋妞皺眉,“這會不會分流了流量?”
“會,但這是趨勢,不可避免。”
說話的同時,夏景行也在心里想,臉書信息流其實可以看作“微信朋友圈”,公共主頁則是“微信公眾號”。
而他想讓洋妞再搭建的平臺,可以看作是“微博”。
分流是一定的,但不搭建相關平臺,還是會被競爭對手分流掉。
而融合在臉書一個平臺內,則不太適合。
夏景行打開了PPT,開始給洋妞介紹推特的相關特點。
“這是我設想的一個產品,用戶可以通過140個或更少字符,分享自己的心情、或者傳遞什么消息……”
洋妞直接給聽懵了,“這有什么意義嗎?目前臉書的信息流-個人動態不是已經具備了這個功能。”
“最簡單來理解,臉書上的個人動態必須互相是好友才能收到,信息傳播是雙向的。
比如我和你在臉書加了好友,你發動態,我都能收到,反之也一樣。
而這個新產品不一樣,傳播是單向的,類似我們的公共主頁。
必須是你關注了我,才能收到我發出的信息。”
聽到這,洋妞又犯了迷糊,“那它跟公共主頁的區別在哪?”
“臉書的公共主頁,必須是機構、組織、企業才能開通,具備一定的門檻。
而這個新產品向所有人開放,所有人都能關注別人,或者被關注。
并且它主要的一大特質是“信息傳播”,以極其快的速度進行傳播。”
洋妞聽明白一些了,可還是有疑問。
“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嗎?需要單獨拎出來組建一個網站?”
夏景行知道,目前幾乎所有人都看不明白推特的模式。
等看明白以后,推特已經具備了很大的影響力。
前世臉書曾經想收購推特,補充自己的社交版圖,但是被拒絕了。
要說推特有多大市場潛力,其實也不大,還沒油管的市場大。
但推特要是掌握在臉書手里,那臉書在社交行業的地位還會更穩固。
“這其實也是一種社交需求,用戶需要一個平臺,讓他們自由的發聲,并且這種發聲,可以迅速傳播開……”
夏景行攤攤手,“而臉書,目前不具備完全滿足這種需求的功能。
臉書上的功能已經夠多了,不能再胡亂加了。
以后,甚至還要考慮拆分,讓臉書更簡單。
在我構想中,臉書的“熟人社交”可以成為一艘航母,周圍圍繞著滿足不同人群需求的社交產品,可以看作護衛艦、驅逐艦。
比如,可以把圖片社交拆出來,把站內消息和郵箱整合成IM即使通訊工具,未來甚至還得推出更適合年輕人使用的社交網站。
通過這些步驟和動作,讓臉書永遠保持活力,不被年輕用戶和技術革新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