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推出“合作伙伴計劃”后,迅速在北美及歐洲、澳洲地區引起了熱議,堪稱平地一聲風雷起!
拍視頻還能掙錢?
這是什么神奇操作?
用戶不理解,媒體也不理解。
甚至還有人覺得是騙人的,根本不靠譜。
臉書、網絡論壇、媒體報紙全是討論這件事情的聲音。
其中大部分人都表示質疑,覺得這太新鮮了,簡直是聞所未聞。
可當有視頻博主截圖,貼出了自己油管后臺顯示的收入后,所有質疑的人都噤聲了。
這名博主拍攝的視頻收獲了一百多萬的播放量,后臺顯示的廣告分成高達4196.3美金!
一條視頻,四千多美金!
這錢也太好掙了吧?
網友們自發地幫助這名博主計算起了收入,一天傳一條視頻,一個月就是12萬美金,一年就是144萬美金!
要知道,這會兒的普通工薪階層年收入就三四萬美金,這足足頂得上四五十個人的工資了,絕對的高收入!
拍一年視頻,成為百萬富翁不是夢!
當然,網友的這種計算收入的公式是極為粗糙的,沒有考慮每條視頻的播放量,以及一名視頻博主的視頻產量。
不過這些都沒關系,足夠吸引眼球就行了。
于是,這條帖子迅速引爆了人們的眼球,在網絡上成為了熱帖,被紛紛轉載,直至傳遍了網絡。
還從美國傳到了英國,再傳到整個歐洲、澳洲。
媒體們也紛紛跟進,開啟了深度報道。
《華爾街日報》評論:“我們預測,YouTube這一舉動,將創造一個新興的職業,他們以職業拍攝視頻為生,或許我們可以稱呼他們為YouTuber……”
《紐約時報》報道:“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是油管平臺給內容創作者解決經濟壓力的手段,讓一部分優質創作者可以放下其他工作,專心投入到內容創作中,為平臺、為用戶提供更精彩的內容……”
……
多家媒體都夸贊油管再一次進行了創新,還創造了一個新的職業。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捧,默多克旗下的媒體就開始潑冷水。
英國《泰晤士報》在報道中寫道:“不可否認,油管進行了一次創新……
但是,這肯定會為油管背上一個沉重的財務負擔。
把廣告費分一半給內容創作者,剩下的廣告收入需要支付不斷增加的帶寬費用。
如果油管不能在“廣告分成”和“帶寬支出”之間找到一條平衡線的話,我們斷定,這項新職業可能誕生不久后,就會消失。
目前還不能貿然下定論,希望年輕人理智看待這件事,不要被“短暫的繁榮”迷失了雙眼,辭職成為一名全職YouTuber……”
《泰晤士報》明顯是收到了新聞集團的指示,屁股歪得厲害。
他們不歪不行啊!
因為油管推出合作伙伴計劃后,給聚友網視頻帶來了沉重一擊。
有多沉重呢?
平臺上稍微有點名氣的視頻博主都改換門庭了,跑到油管去發視頻了。
理由很簡單,聚友網發視頻又不能掙錢。
這些博主跑得很快,生怕去晚了,好機會都被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