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行點點頭,不再多言,專心看起了評論。
餐館點評有數十條,每一條都有上百個字,從餐廳環境,到菜品味道,全都有評論。
甚至還有人評論了前臺小妹,覺得服務熱情,令人很滿意。
夏景行又返回首頁,去看了看Yelp網站上的其他店鋪。
主要還是在查看這個網站的各項功能,以及UI界面。
至于用戶數據、商鋪數量、點評數量,這些數據還得去親自登門問問,才能了解清楚。
最后,他還特地找了找,在網頁下欄看到了想找尋的合作郵箱、電話。
這才滿意的關閉了網頁,把電腦移交給董愛之。
知道老板和朋友還有事要談,董愛之知趣的告辭離開了。
等前臺小妹走后,邱志義問道:“景行,你覺得這個網站怎么樣?
他們社區經理說了,可以幫助我們餐廳獲得更多的曝光,幫我們打廣告,有很多種套餐服務,從每月三百美元到幾千、上萬美元不等。”
夏景行皺眉,這就開始試著商業化了?太快了吧?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Yelp要么是今年成立的,要么是去年。
前世他在高朋網工作的時候,沒少和這家網站打交道。
他也是燈下黑,這家公司就在眼皮底下成立了,也沒發現。
主要他一天忙工作,很少像個普通年輕人一樣去關注吃喝玩樂。
像董愛之這些留學生都知道這網站,而他卻不知道。
同時也暴露了遠景資本一個問題,發掘商業項目的能力太弱。
或許公司那幫年輕人知道這個網站,但沒人看好,更沒人上報。
夏景行打定了主意,回去一定要好好問問,追溯一下,看看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現在他也不想了,開始回答邱志義的問題。
“你們還想在Yelp打廣告?不是人手不夠,忙活不過來了嗎?”
邱志義笑了笑,“忙有什么,賺錢要緊。
而且我們還打算再開兩家分店,一家開在圣何塞,一家開在奧克蘭。”
夏景行這下懂了,這老哥應該是嘗到互聯網廣告的甜頭了,想要快速擴張,甚至是去打造一個中餐品牌。
“一次性開兩家店,投入不小,風險也不小,你可要想清楚。”
作為朋友,夏景行還是友好的提醒了一句。
“這我知道,所以那兩家店,除了總店出一部分資金外,我們老家的親戚也都愿意幫助一把。”
夏景行點點頭,“好吧,只要你想清楚了就行。”
“對了,你想要打造一個中餐品牌,想好客戶定位沒有?眼下這個,只能算中低端快餐吧?”
邱志義點頭,“這個你之前就提醒過我,我已經想清楚了,就做快餐,像麥當勞、肯德基那樣做快餐。
別看美國是個發達國家,窮人、失業的、領救濟金的、提前消費的……
多不勝數!
如果做高端中餐,估計開不了幾家店。
而且美國人文化和我們不一樣。
他們的高端聚會,肯定不會選擇中餐。
中餐只會被他們視作一種獵奇,而無法成為常規性的聚會場合。
事實上,開店這么久了,我發現還是底層人民更喜歡吃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