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總,幸會!”
江南春此時還很年輕,才三十出頭,作為新晉上市公司老板,意氣風發無比。
相比于江南春,IDG的合伙人周全則要內斂許多,也不為圈外人所知。
實際上,才四十出頭的他已經在中國風險投資市場活躍了十幾年,是真正的行業老人。
對于最近火得發紫的夏景行,周全也沒擺什么行業前輩的譜,很客套。
簡單寒暄了幾句,眾人坐下了。
譚智看了眼夏景行,微笑道:“景行,老陳已經跟你溝通過了吧,要是沒什么問題,我們就準備和分眾簽約了,然后分眾會向SEC發正式的并購披露文件。”
價格已經不低了,中間也反復磋商過幾輪,夏景行沒有異議,點頭道:“好,正式簽約吧。”
鴨脖及幾名立秋基金的員工全部放假回美國了,夏景行身邊無人可用,他只好親自上陣。
當然了,他自己審讀一遍協議后,還會傳真到美國,由法務部門更加細致的檢閱第二遍、第三遍。
收購協議上,分眾提出的報價是,前期一次性支付3960萬美元及5540萬美元等價的分眾普通股,還有一年業績對賭,對賭完成后還會支付8800萬美元等價的分眾普通股。
和斯蓋普的交易很類似,都是上市公司并購一家初創企業,現金加股票,再加業績對賭。
值得一提的是,協議上,分眾提出的支付股權的部分,全部約定的是“股數”,而不是固定死了的“金額”。
也就是說,未來交割,或者可以賣出的時候,分眾股價要是漲了的話,這場并購的交易對價也水漲船高。
夏景行暼了譚智一眼,對方正對他點頭微笑,都是老資本家了,早就把所有因素考慮進去了,這買賣虧不了。
當然了,眼下還是有點虧,給框架傳媒的估值僅僅只有11倍市盈率。
外國公司在美國上市,發行的都叫存托股份ADS,這是八十年前由JP摩根發明的騷操作,幫助當時的英國公司到美國上市,然后一直沿用至今。
分眾每股ADS等于10普通股,顯示在證券交易市場的價格也是ADS的價格,以當天收盤價計算,落在協議上是24.56美元。
以此計算,遠景資本-雨水基金持有框架傳媒40%股權,可一次性分得1584萬美元現金,外加900多萬股分眾普通股,對賭完成,一年后還有1433萬股分眾普通股交割給遠景資本。
這些新增發的股票也同樣有禁售期,暫時無法賣出。
等到美國那邊確認合同沒問題后,夏景行在收購協議上簽署了名字。
時間來到十月初,分眾傳媒和框架傳媒在魔都找了一家豪華的酒店,開了一場隆重的新聞發布會。
在現場,譚智和江南春裝模作樣的簽署合同,又交換合同,互相握手。
在媒體的見證下,交易正式達成。
遠景資本的成功退出案例,再增一例!
除了報道并購的新聞,遠景資本的精準投資、高超財技,也再一次為媒體圈、互聯網圈、投資圈所津津樂道。
《遠景資本中國第一例退出,5000萬半年豪賺6億》、
《中國媒體最大并購案,為你揭秘幕后真正的贏家》、
《斧指投資圈,還有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