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美國成熟的金融交易市場比起來,國內私募基金想做起來難,做好更難。”
夏景行點頭,對方說的也是實話,目前不鋌而走險的私募基金,活得都不怎么樣。
而老老實實運作的,出成績慢且不說,還容易踩到坑。
想不踩到坑,那就得鋌而走險。
歸根結底,還是水渾王八多!
“嗯,大環境如此,市場太過喧囂。”
夏景行靠在沙發上,微笑說:“不過我們崇尚的是價值投資,不急于求成,不追求短期回報,市面即使再多噪音和不規范行為,也與我們無關。”
趙君皺眉,“夏總,你確定是做長期投資,不追求短期盈利?”
夏景行一臉坦然,“當然,遠景資本整個投資平臺的投資理念,就是找到那些有遠大前景的公司,長期持有他們的股份,穿越周期,分享時代發展的紅利。”
趙君撓了撓頭,這種投資理念似乎是巴老頭的那一套,聽起來的確很牛批,但實際操作起來有難度。
“夏總,你們打算設立的基金,存續期是多久?”
夏景行比了一根手指頭。
趙君笑容戛然而止,“一年?”
“一直持有,無限期退出的那種。”
趙君頓時懂了,咧嘴一笑,“常青基金!
我聽說過國外有這種基金,但國內很少見,或者說壓根就沒見到過。”
夏景行微笑,“設有固定存續期的基金,一直在重復買項目、賣項目這么一個過程。
舉個例子:
某投資機構投過一家企業,投了四五年,賣掉后募第二支基金,三年之后把這個公司重新買回來,又持有四五年又賣掉了。
每一次持有大概都賺了五六倍,但中間漏掉了那么幾倍,所以實際上可能五十倍的收益,但只實現了二十倍。
沒有享受到長期復利帶來的這種超大回報。”
趙君點頭,道理他明白,但他也有疑惑。
于是他又問道:“夏總,這種常青基金想要募集,GP得大量買入基金份額吧?”
夏景行淡淡道,“對,一般GP買1%-2%基金份額就夠了,常青基金GP需要買8%、10%,甚至更多,這樣才能達到深度捆綁的效果,不然出資人憑什么信你?”
他記得前世今日資本募集了一支存續期長達28年的基金,幕后的LP全是美國慈善基金、大學捐贈基金和家族信托,在時間上面非常耗得起。
阿貍、企鵝、谷歌、臉書……這種連續十幾、二十幾年保持高速成長的企業,給投資界生動的上了一堂課,也改變了很多固有的、陳舊的投資思想。
“那……”
趙君猶豫了一下,干脆挑明道:“遠景資本才成立一兩年時間,沒有過往業績回報,出資人這么放心,敢玩這種無限游戲?”
夏景行聳聳肩,“因為我們作為GP買了很多基金份額,比行業平均值還多得多。”
這么一說,趙君立馬醒悟,如果遠景資本敢自己下注20%甚至更多,再結合最近一兩年的回報率,客戶大概率還是敢跟注的。
至于全是自己的錢,趙君還沒想過,這是得多缺心眼兒(有信心)才能干出來的事啊?
心里不停念叨著常青基金這個詞,趙君又問:“那這支基金的管理規模是多大?”
夏景行笑瞇瞇說:“首期10億人民幣!后面視發展情況追加。”
趙君輕輕點了一下頭,這數額不算小了,如果他來掌管,也不算埋沒他的才華。
“夏總,我能不能提一個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