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下觀眾愕然,眼睛睜得大大的,很多人已經停止思考了,這么難開的路,卻還要保持170多碼的平均速度。
所以這就是職業賽車手和普通人的差距嗎?
換做是他們,即使在高速路直線,也他娘的不敢開170多碼啊!
因為……………………怕罰款!
夏景行說完了特斯拉的目標是紐北賽道跑入7分鐘以內后,尹明善又開始介紹力帆520的目標。
“力帆520是一輛經濟型轎車,同時也是前驅車,目前紐北賽道最快的前驅車記錄是高爾夫GTI和本田思域TypeR輪流創造的,近年他們的圈速記錄均在8分多鐘。
但眾所周知,這兩款車價格都高達數十萬,加速性能直追一些跑車。
我們力帆520就是幾萬元的經濟型轎車,作為第一家駛上紐北賽道的中國車企,我們的目標是圈速記錄沖入10分鐘以內,創造同類、同價車型最快記錄。”
臺下人群一下子就“嗡嗡”了起來,特斯拉沖擊7分鐘圈速,力帆520就沖擊10分鐘圈速。
這差距,未免也太大了點吧!
有這種想法的人,是不太懂車和紐北賽道的。
7分鐘以內,是神車級跑車,現在還沒量產跑車創造;
8分鐘以內,是大部分超跑現階段的成績;
9分鐘以內,基本上是寶馬、奔馳、獵豹等豪華品牌旗下性能車的成績;
10分鐘以內跑完紐北賽道全程,則已經能證明一輛汽車的優秀機械性能了。
力帆520設定的這個目標非常務實,不過分夸張,也很符合車型本身產品定位。
現場來的一些汽車記者不住點頭,認為這個目標設置得還可以。
尹明善生怕大家不懂,小瞧了自家的力帆520,還掏出了攜帶的字條,現場讀了一遍各大汽車廠商近年來的圈速成績。
寶馬M5,8分13秒,2005年創造。
寶馬M3,8分22秒,2000年。
奧迪RS4,8分09秒,2005年。
捷豹S-TypeDiesel,9分12秒,2005年。
……
聽完后,在場基本所有人都懂了。
力帆520能跑入10分鐘,跑到九分多鐘,比不上一些豪華品牌性能車,但絕對比得上一些日、韓合資車企發布的十幾萬車型了。
尹明善見觀眾終于理解了,與夏景行對視一眼,均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另外,我們力帆還和特斯拉定了一個賭約,還請今天到場的觀眾見證一下。”
觀眾來了興趣,還有賭約啊,這么帶勁的嗎?
尹明善笑瞇瞇道:“圈速成績出爐后,特斯拉跑進7分鐘,領先力帆3分鐘,就算特斯拉勝;
反之,特斯拉領先力帆不足3分鐘,且力帆跑入了10分鐘以內,就算力帆勝;
如果特斯拉沒跑進7分鐘,力帆沒跑進10分鐘,我們兩家都輸。”
臺下有人點頭,特斯拉和力帆除了一個“讓三分鐘”的比賽外,也還在跟同類車圈速記錄、各自車型所面對的圈速天花板較勁。
一場比賽,其實可以視作是三場比賽!
只是兩款車天花板差距很大,一個7分鐘,一個10分鐘。
這也沒辦法,因為價格上面就差了足足20倍。
力帆520先天發育不良!
如果特斯拉不讓力帆3分鐘,這比賽就完全沒懸念了。
讓了3分鐘以后,大家也基本公平了,算是處于同一起跑線,還有一點比賽的價值和懸念,也可以讓人提起點心思來猜測比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