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還沒念完,就被主持人打斷,兩分鐘介紹時間到了。
熊小鴿問了幾個問題,關于用戶量男女比例,社區是否實名等。
這名選手居然回答不需要實名,表示網站是基于播客群基礎上開發的,可以抓取網民在博客上展示的所有信息。
夏景行終于忍不住了,提問道:“博客上面的信息就精準嗎?我姑且將你的這種網站叫做“興趣社交”。
它的特點是真實性、精準性,你卻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博客身上,到底是你創業,還是在給博客打工?”
浦濱直接被問懵了,顧左右而言他。
接著熊小鴿又問盈利模式,這名選手回答短信增值服務即SP,會員費,廣告等等,倒是中規中矩。
還提出了一個新的設想,和用戶進行分成。
這讓夏景行提起了一絲興趣,其實油管早就在做這方面的事情了,但在國內還算新鮮事物。
吳英問:“你有計算過網站未來會有多少收入嗎?”
浦濱老老實實回答道:“我現在和風投談的也是融資一千萬,計劃在一年內做到四千萬用戶,然后我計算,廣告收入可能有幾十萬,短信收入上百萬,交友收入接近廣告收入。”
夏景行直搖頭,四千萬用戶,做一兩百萬營收,那還開錘子網站,倒閉算了,服務器都不止這點支出。
馬雲問:“你說你們現在有九百多萬用戶,那每天的訪問量是多少?”
“日流量處于十萬到二十萬之間。”
馬雲也忍不住了,嘴角含笑說道:“你們有九百多萬用戶,又是從一月份誕生的新網站,這么低的流量,只能說你這個網站粘合度不高,可用性不強。”
浦濱打斷馬雲,一臉的深以為然,“馬老師你說的很對,風投也是這樣跟我說的,其實我前期投入很小,能做成這樣已經不錯了。
這也恰恰是我找風投融資的原因,我打算用融資的錢來做黏著度。”
夏景行直接給潑了一盆冷水,“百分之一的活躍用戶,這種網站,換做我是風投,我根本不會投資。
社交是講究互動的,這種互動又會反映到網站活躍度指標上面。
活躍度越高,就代表這個網站越健康,越有潛力。
我寧愿投一個百萬注冊用戶、十萬活躍用戶的網站,也不會去投千萬注冊用戶、十萬活躍用戶的網站。
我給你一個誠懇的建議,重新做一個新網站,多花心思在培養活躍用戶上面。
而不是直接圈一大堆用戶,結果都是僵尸用戶,這實際是透支了你們的潛力。
已經半年了,前面覺得你們網站不好玩的用戶恐怕已經形成了固有印象,根本喚不醒了。
這就跟修房子一樣,地基沒打牢,修得再高都是危房。
聽叔……聽我一句勸,把網站關了吧,水太深,你把握不住。”
作為社交之王,夏景行這番言論,立馬獲得了臺下觀眾雷鳴般的掌聲。
甭管對不對,沖這資歷、財富,就得鼓掌,放個屁都是香的。
熊小鴿心頭有些不舒服,故意上起了眼藥,“夏總,這直接就關網站不合適吧?人家上節目,就是來尋找風投支持的,我們叫人家放棄半年的心血,多少有點武斷。”
夏景行斜了熊小鴿一眼,淡淡一笑,“創業者還有一堂課,叫斷尾求生,我們作為導師,自然要給予選手全面的意見。
當然,聽不聽取意見,取決于創業者自身,但我們要盡到導師的提醒業務,發現問題,我們不能視而不見。
遠景資本在美國投資過一家叫“領英”的企業,做的就是職業社交。”
夏景行目視浦濱,“他們和你們的項目很像,可以通過他們網站,迅速找到律師、工程師、投資人等不同職業的人群。
但他們對實名,對身份驗證卡得很死,寧缺毋濫。
在創業頭幾個月,他們發展得很艱難,每天只增長二十個用戶,因為說服用戶上傳真實姓名、資料,比登天還難。
但一旦形成社區氛圍,平臺的固有調性,后面的事情就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