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兩房當了一回分銷商,將它們轉手賣向了全世界——政府(主權財富基金)、銀行、對沖基金、保險公司、養老金、個人投資者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資金流轉的鏈條——從貸款買房的房主直達全世界的投資者。
這相當于全世界的投資者,在“資助”美國人民買房,所以美國的房價從2001年開始,以歷史上從未有過的速度上漲……”
望著一臉笑意的夏景行,蓋茨總覺得那是一種不懷好意的笑,而且一路聽下來,即使再不了解房產市場,蓋茨也知道出現問題了,而且問題不小。
“當然,除了兩房,華爾街的大小投行們也看上了這門生意,他們拉上三大評級機構,把各種房屋抵押貸款證券包裝成CDO債券,打上A評級甚至是AAA評級,拿到市場售賣。”
夏景行笑著說,“這些CDO債券很好賣,因為大家都覺得未來房價不會跌,貸款人違約了,大不了把收回來拍賣填補損失就好了。
這個觀念已經深入了大部分人的骨髓,所以這個生意模式成立后,越來越多的次級貸款出現,在次級貸款基礎上開發的金融衍生工具規模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大。”
CDO,擔保債務憑證,又名債務抵押債券、抵押債務契約,英文名為collateralizeddebtobligation。
蓋茨這時基本已經聽明白了,問道:“戴倫,你的意思是房價可能會下跌,這場虛假繁榮的泡沫會被戳破。”
“是的,世界上任何可以交易的東西,價格都不是衡定不變的,都會有波動和變化。”
蓋茨沉默了一會兒,才再次問道:“你判斷房價下跌,那你怎么賺錢?”
“這就要感謝華爾街的小天才們了。”
夏景行笑瞇瞇的說道,他是真的佩服這幫小天才,只要有利可圖,沒有設計不出來的金融產品。
他給蓋茨介紹道:“信用違約交換(英語:creditdefaultswap,縮寫CDS)也稱信用違約掉期、信貸違約掉期、貸款違約保險。
它是信貸與保險的衍生工具之一,合約由兩個法人交易,一個稱為買方(信貸違約時受保護的一方),另一個稱為賣方(保障買方于信貸違約時損失)。
我們現在就要買入CDS,當房價下跌,次級貸款和次級債券大規模違約時,賣方就得負責賠償我們的損失,同時CDS還要漲價,賣出就是盈利。
當然,更狠的是,不僅可以給自己持有的CDO投保,還可以給別人的CDO投保。
也就是說,我們不需要去持有次級債券,直接買入CDS就行了。
這其實是一場賭博,工具就是CDS。”
蓋茨已經完全聽懂了,問道:“那誰賣CDS呢?”
夏景行回道:“投行,高盛、大摩他們,還有保險公司。”
“那你跟他們做對手盤?”蓋茨又問。
夏景行搖頭,“他們在收到我們的保費后,還可以買入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CDS,換個對手接著玩。”
蓋茨又問:“他們發行CDS,就不怕債務大面積違約,把自己給賠死了。”
“華爾街很多精英算過,一個資產包里有很多個借款人,同時全部違約概率小到了極點。
而且發行CDS的機構會發行無數個CDS,只要概率可控,保費還是能夠覆蓋賠付成本的。”
說著說著,夏景行自己都笑了,要是真的算的準,那也就不會有次貸危機了。
這些發行CDS的機構,本以為會像賣保險那樣血賺,結果用血虧來形容都還差點意思。
本質上,CDS就類似保險,只不過保的不是病,不是人,而是市場上會不會發生崩盤的事情。
所以說,華爾街的鬼才多呢,萬物皆可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