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行沒有太在意馬雲的刺探,把手機隨意放在了辦公桌一旁,開始操作電腦瀏覽今天的新聞。
此時已經是下午了,關于復興手機上市的新聞報道已經大面積出爐了。
《復興手機震撼上市,三里屯店門口排起了上千米的長龍》、
《最貴國產手機粉墨登場,引得消費者瘋狂排隊搶購,國貨崛起時代來臨》、
《它憑什么讓用戶深夜排隊購買?因為它是國貨之光》、
……
夏景行看著這些標題直想笑,媒體就是這么現實,捧高踩低慣了。
他隨意的點開一個新聞標題,開始瀏覽正文。
“今天的京城,室外溫度最高達到了三十度,大周末的,年輕人沒有出去逛街、娛樂,而是來到了三里屯一家僅裝修就耗資上億的手機商店……
我和同事看到這火爆的排隊場面,深感震驚,急忙采訪了幾位排隊的年輕消費者。
大學生A:我從去年復興手機剛發布的時候就開始關注這款手機,我最喜歡的就是它的娛樂功能,全屏看電影,而且手機屏幕還可以橫過來,這太厲害了,應該是行業首創……
白領B:排隊不要緊啊!只要能早點拿到新玩具,就算排上一天隊我也愿意,我太喜歡它的游戲功能了,砍西瓜唰唰唰……
教師C:肯定覺得貴啊!我想了很久,才下定決心買它,而且只敢買最便宜的4GB版本,買完下個月就只能喝稀飯了。我最喜歡的是它的圖片和網頁縮放功能……”
夏景行仔細閱讀了整篇報道,尤其是記者采訪用戶這一段。
他上午也看到了記者過來采訪,只是沒有靠上去打探。
總體來說,文章中用戶對復興手機的評價都比較正面,即使有一二怨言,也是抱怨排隊太久。
關閉眼前的網頁,夏景行又點開其他新聞標題,報道都大同小異,一面倒的唱贊歌。
隨后,夏景行又去天涯、貓撲、貼吧等社區論壇看了看,發現內容要比千篇一律的新聞報道有趣很多。
“排了三個小時的隊,差點曬成肉干,終于搶到了一部復興手機,我心情激動的拆開了精致的包裝盒……
拿起手機,我當場就拍了幾十張照片,然后像夏景行在發布會現場那樣,手指在屏幕上不停地滑啊滑,然后照片果然像波浪一樣翻滾起來……”
與這篇文章一同上傳的還有手機實拍照片和購機手續票據,很快這帖子就在該社區成為了置頂熱帖。
“臥槽,有錢人啊,復興手機真的有傳說中那么牛嗎?”
“羨慕,我也想買,無奈囊中羞澀。”
“被收了智商稅,有四千塊錢還不如買點豬腦子補補。”
“裝逼!不就買一破手機嘛,還來個長篇大論,至于嗎?”
……
與新聞報道一面倒的夸贊不同,夏景行發現各大社區網民對于復興手機就褒貶不一了,可能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也有可能是真的覺得不值這個價。
網民主要攻擊的點也都是針對價格,關于使用、功能、配置等方面提及較少,這跟才上市第一天有很大關系。
夏景行訪問了多個主流社區,發現無一例外,全都在討論復興手機,成為了今天的熱點話題,每有用戶發帖說自己買了復興手機,很快就會成為熱帖,引來無數人留言,或羨慕或貶低、嘲諷,不一而足。
他放下鼠標,開始沉思。
說實話,罵聲貌似有點多。
他其實也挺能理解一些網民的心理,有些人的確太喜歡顯擺了。
這又涉及到另外一個話題了,這年頭乃至未來都流行的網絡炫富行為。
不見得全是壞事,因為網民越是罵越是要買,只買貴的,不買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