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復興云背靠集團本身資源,會推出工業云平臺,打造一套工業大數據系統,為工業應用開發者提供開發工具。
同時,還會把設備、生產線、員工、工廠、倉庫、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連接起來,共享工業生產全流程的各種要素資源,使其數字化、網絡化、自動化、智能化,從而實現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
復興手機很早便提出了對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需求,只是眼下的技術遠遠無法完成這項艱巨的研發任務。
我敢斷定,未來能夠提供這樣強大平臺的公司,一定只有兩種,要么是工業制造能力很強的公司,如西門子、GE;
要么是信息技術能力很強的公司,如谷歌、微軟。
如果我們能集工業與信息技術兩家之長,那么我們的工業云平臺和工業互聯網平臺,一定很有競爭力。”
王建聽得連連點頭,隨即他詢問道:“工業互聯網,這個概念很有意思,好像全世界還沒誰提出來吧?”
夏景行笑了笑,“是的,它由復興工業集團首創,因為我們最近正在研發物聯網技術,有所感悟。
只有物聯網技術從中扮演粘合劑,兩大行業才能真正的有機結合起來。”
沈向陽反應很敏銳,一下子就覺察到了兩大產業融合的威力,他說道:“這個方向很了不得,可能相當于一次工業革命。”
夏景行很淡定的說道:“工業1.0,是蒸汽時代;工業2.0,是電氣時代;工業3.0,是電子信息時代。
那么工業4.0,一定是“硬+軟”,即制造業+互聯網。
我們國家制造業的體量占全球制造業的比重越來越高,但頗為遺憾的是,制造業規模巨大、門類齊全,水平卻參差不齊,一些剛剛完成機械化,一些則正在進行自動化和信息化。
然而另一方面,我國由于消費人口基數大,消費互聯網的發達程度僅次于美國。
所以,我認為這是我們國家的一次崛起契機,能不能把美國人看不上的落后產業變成先進產業、高端制造,密碼就在于中國制造202……”
夏景行差點泄露天機,趕忙改口道:“就在于未來十至二十年時間,能不能完成產業升級了。
復興工業集團作為國內技術領先,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競爭力的企業,我們的企業使命就是以復興中國工業為己任,把家國情懷融入個人事業的不懈奮斗中。
國家一直在號召企業走出去,復興工業集團具備走出去的基礎條件,我們也希望走出一條“以科技驅動實業、改變中國落后制造面貌”的成功道路,為國內有理想、敢于出海亮劍的同行趟出一條道來。”
沈向陽感覺很振奮,因為夏景行畫出來的宏偉藍圖,特別是工業互聯網,讓他有一種恨不得立馬投身其中的沖動,他連忙追問道:“我研究的人工智能方向對工業互聯網平臺也很重要吧?”
“這是肯定的,大量工業數據的抽取、處理、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都需要人工智能的參與。”
沈向陽重重點頭,“好,我明白了。”
在美國呆了那么多年,獲得了高薪厚祿,沈向陽卻一直沒加入美籍,他骨子里還是很有家國情懷的。
硅谷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中國人擔任大公司副總裁就到頂了,資深副總裁及以上職級必須是美籍,微軟為了擢升沈向陽,特地為他破了一次例。
當然了,由沈向陽領導開發的人工智能——微軟小冰也為微軟在前沿科技技術領域插了一桿旗,對得起微軟的這份厚愛。
夏景行看著王建,繼續介紹道:“SaaS領域,即面向企業及個人的軟件服務,我們只會嘗試開放幾套辦公軟件,其他的留給生態合作伙伴來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