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行笑了笑,“那正好啊,兩家公司一起投資啊!”
饒磊輕輕搖頭,“沒那么簡單,海康威視是國資控股的企業,創始人不占股,一個叫龔虹嘉的天使投資人占股49%,另外51%股份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手上。
他們不打算接受風險投資的,想直接上市。
可這上市吧,創始人總要占點股份吧?這問題就來了……”
通過饒磊的介紹,夏景行了解到,海康威視創立于2001年,并且是受到了911事件的影響,國家開始重視安防監控領域,并鼓勵國企投資辦廠。
在這種背景下,中電科52所憑借早期研究的數字視頻壓縮板卡技術,脫編了28位工程師,成立了海康威視。
海康威視如今的總經理胡揚忠以及董事長陳宗年就是這28人中的負責人。
而天使投資人龔虹嘉是這兩人在華中科技大學讀書時的同學。
有這樣一層同學淵源在,因此龔虹嘉投資了海康威視245萬元,占股49%,項目估值500萬元。
付績勛笑道:“國企控股、創始人完全不占股的項目也敢投,他膽子還真是大!”
“可不是嘛!當時IDG章蘇陽、悠視網創始人李竹都看過海康威視,但是都不敢下手。”
說到這,饒磊由衷的贊嘆道:“這龔虹嘉是真的有魄力,海康威視的創始人也是真的淡泊名利,不占股干活也那么賣力。
不過再淡薄名利,看著老同學和老東家中電科因為上市賺的盆滿缽滿,而他們卻只能領一點死工資,不可能對這一切無動于衷。
這家企業相當于是他們一手打造起來的,中電科就早期出了28個人,連融資也是他們找的老同學,后面的研發、市場都是他們帶著人一點點啃下來的。
如果上市與他們完全無關,無法分到哪怕一丁點的利益蛋糕,換做是任何人,也會生出埋怨和失望之情的。
這個棘手的問題要是處理不好的話,可能海康威視的創始管理團隊會分崩離析,倒在上市前夕都有可能,即使按原定計劃上市成功了,以后會發展成什么樣也不好說。”
夏景行輕輕點頭,“創始人一手打造起來的企業,只有他們最了解該如何發展,又趕上上市這關口,一個不慎,的確很可能給企業造成劇烈的動蕩。
要解決這個問題也簡單,中電科愿意給他們一點股權激勵嗎?”
“問題就就出在這!”
饒磊搖頭道:“中電科是國有企業,稍有不慎就容易背上國有資產流失的大鍋。”
付績勛皺眉道:“人家帶著28個人做出一家準上市公司,稍稍獎勵幾個點股份還是可以的吧?
據我所知,前幾年股改,良心公司有35%股份都分給員工了吧?”
夏景行嗤笑道:“那是特例,一般人財技有木志心那么強?”
付績勛點點頭:“這倒是,木志心把內部打造的鐵板一塊,高管全是既得利益者,聽說李院士當年并不是因為路線之爭被趕走的,而是舉報木志心把公司的專項貸款借給來歷不明的香港商人購買香港良心公司的股份?
后來香港良心公司虧損累累,跌成了仙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