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我們打造的投后管理體系也可以更進一步完善,讓創業者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
說不定經此一役,還能把遠景資本的名氣和品牌再往上拔高一截。
在別的創業公司被金融危機摧殘的奄奄一息的時候,我們的被投企業還有余力去搶占市場。
在創投市場,沒有比這更好的宣傳材料了!這就是軟實力的一種體現。”
夏景行笑著點頭,“就是這個意思,遠景資本舊金山、紐約辦公室的一些重要發現和信息會與中國區的幾個辦公室共享,中國團隊如有發現好的、不好的關于中概股上市公司信息,也可以及時共享給美國區團隊。
遠景資本中美兩地辦公室都是同一個股東,跟其他機構不一樣,這是我們的特色優勢,一定要體現出來,并將它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
饒磊重重點頭,對此深以為然,比如他考察的邁瑞醫療就很不錯,是中國首家海外上市的醫療設備公司。
但是美國辦公室的同事就不一定能準確認識這家公司的價值了。
三人合計了一陣,付績勛問道:“那驚蟄二號基金?”
夏景行思索了片刻,說道:“等明年開年吧,二期基金規模擴大到10億美元,投資階段往后覆蓋到Pre-IPO階段。”
付績勛眼睛一亮,“夏總,你是想把一期基金的這些項目送上市?”
夏景行輕輕點頭,“培育好幾年時間了,也是時候出籠了,但在這之前,該補倉的還是得補倉,將投資收益最大化。”
饒磊提出疑問:“這屬于成長型PE基金投資階段了,VC還是偏早期投資吧?”
“不限制投資階段,從種子輪到上市前都包括其中,隨著經濟的發展,項目估值水漲船高,以后VC和成長型PE基金的劃分會越來越模糊,人是活的,市場也是活的,沒必要去認這個死標準。”
饒磊不吭聲,默默的消化著夏景行的這席話。
他發覺,這些年好像項目估值變化是有點大啊。
以前高盛等機構A輪投資阿貍500萬美元拿下40%股權,現在A輪幾百萬美元只能拿下初創企業百分之一二十股份了。
未來會不會變成A輪融資幾千萬美元、幾億美元?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真的發展成這樣的話,要么VC基金實質性變成了PE基金,要么PE基金規模再次擴大,單只基金規模就高達上百億美元?上千億美元?
饒磊感覺這太瘋狂了,似乎有點難以想象,但仔細推敲,又符合經濟發展邏輯。
付績勛突然道:“哦,對了,夏總,創業孵化器那邊收到一個項目入駐申請,很有意思,是一款針對復興FX1與電腦連接和管理的小工具,你要不要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