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話基本等于白問。
交通大學又不是藝術學院,怎么可能教蘇陽分鏡頭相關的知識。
只是如果單用‘天才’來形容的話,慕寒長又覺得過于荒謬。
因為就算是天才,好歹也應該先學習一下這些分鏡頭運用的知識吧?像這種從來沒有接觸過就能說的‘頭頭是道’是怎么回事?
“學長...是我說的不對嘛......”蘇陽略有些忐忑的問道。
他確實是不懂分鏡頭的運用知識,之所以能說出這些不過是源于前世看過《星空日記》這部宣傳片,對成片后的那些遠近鏡頭記得比較清楚,正好這些慕寒長在寫分鏡頭的時候沒有出現,才忍不住提出來的。
畢竟前世的《星空日記》是成品,雖說很多鏡頭沒必要‘依樣畫葫蘆’,但同樣也不是全部沒必要,還是可以借鑒借鑒的。
那慕寒長能贊同蘇陽的說法嘛?
肯定不能。
要是贊同了豈不是在打自己的臉?
不僅不能贊同,他還得反著來,教育一下這位‘亂指點’的學弟。
“當然說的不對。”
慕寒長臉色逐漸變得嚴肅起來,拿著筆敲打著紙張說道:“蘇陽學弟,分鏡頭設計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一部影視劇作品如果分鏡頭劇本寫的夠好,那么是可以給整個劇組拍攝帶來很大幫助的。就比如你剛才所提到的遠近鏡頭切換,你不能只看到表面,認為一個鏡頭多拍幾個遠近景就是好的,你還得考慮到成片出來后的視覺效果,以及鏡頭過多的切換會不會給觀眾帶來眼花繚亂的感覺......”
接下來。
為了教育這位新來的學弟。
讓他知道‘分鏡頭腳本設計’并不是張口就來,里面有很多需要理解和學習的地方,慕寒長使出了所有自己對‘分鏡頭腳本設計’的理念理解。
事實上蘇陽確實被慕寒長這番理論知識給震懾住了,因為他壓根不懂‘分鏡頭腳本設計’。
不過現在有個‘老師’愿意言傳身教,蘇陽自然不會錯過,連忙拿起紙筆像一個乖寶寶低著頭,一邊認真傾聽學長的指點,一邊記錄著這些知識。
就這樣。
一個自以為自己在教育學弟。
一個以為學長在傳授經驗。
兩個不同頻道的導演系學生開始了長達一個小時的交談。
最后的結果自然是雙方都很滿意。
慕寒長用自己的所學教育了蘇陽,尤其是看到蘇陽虛心接受的樣子,慕寒長內心的優越和滿足感直接爆棚。
有天賦又怎樣?
還不是被自己的才華給折服了?虛心接受?
蘇陽同樣很滿足。
之前他對‘分鏡頭腳本設計’還停留在書本上的簡單理解,經過慕寒長學長這一個小時的詳細說教后,蘇陽發現自己對‘分鏡頭腳步設計’的理解又上了幾個檔次,提升的速度堪比系統性學習一個月的相關知識。
甚至聽完后再回頭想起剛開始所說的那番話,蘇陽認為有些地方確實沒有考慮很周全,過于執著于前世的成片鏡頭,忽略了這是《明星日記》,不是《星空日記》。
“看來光靠照抄是不夠的,自身的導演實力也需要提升,否則又怎么能把那些經典的影片給拍出來呢?”
蘇陽默默地想道。
接下來的幾天依舊是分鏡頭劇本的創作過程,蘇陽每天都會湊到慕寒長身旁一邊看著他寫分鏡頭劇本,一邊提出自己的疑惑和想法,然后再聽慕寒長一臉嚴肅地反駁自己,從而從中學習到‘分鏡頭腳本設計’的相關知識。
就這樣。
蘇陽每天對‘分鏡頭腳本設計’的理解都會越發精進,提出的問題也一天比一天專業。
慕寒長也發現了這一點,驚訝于蘇陽對‘分鏡頭腳本設計’的理解進步飛快的同時,不肯服輸的他只能繼續掏出干貨來進行反駁‘教育’。
如此反復一周后。
《明星日記》的分鏡頭劇本最終完成,慕寒長也把自己的干貨全部傾泄一空。
“還好分鏡頭劇本終于寫完了,要不然明天都不知道該拿什么去反駁這小子了。”看著分鏡頭劇本的完成,慕寒長也是暗自松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