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光棍一條,不但對韃子恨之入骨,對那些不作為的官員同樣怨恨不已,所以秦大王一敲鑼招兵,就毫不猶豫的加入了。
巡撫宋學朱等一眾文官看著德王一家老小被押走,也是心急如焚,可又束手無策,好在那小賊頭說過,只是將德王暫時扣押一陣子。
……
此時,多爾袞已經走到了平原縣,得知秦宇帶著大軍也追了上來,頓時又驚又怒,氣得破口大罵。
因為盧象升已經帶著大軍趕到了平原縣西面的恩縣。
孫傳庭也抵達了西面的臨邑。
加上北面德州,陵縣的明軍,離平原縣都只有幾十上百里,秦宇再追上來,當真就是四面合圍。
多爾袞之所以驚怒,因為已經打探清楚了華軍的底細,知道了對方根本就不是明軍,而是反賊,這才篤定對方不會追上來。
與之相反的是,盧象升和孫傳庭卻大喜,他們沒想到那小華王果真追了上來。
他們之所以沒有直直的追擊,而是從左右迂回,就是暗示秦宇也追上來,并給他留了一條路。
這注定是一場大戰,所以必須要統一部署安排。
身為天下援軍總督,盧象升在恩縣,一眾總兵們自然要趕來恩縣開會,連高起潛和孫傳庭都不例外。
不過,為了防止被韃子夜不收截殺,一眾領將都是繞的老遠,還帶足了心腹家丁。
此刻縣衙大廳內。
盧象升端坐首位,一臉的意氣風發,再也不似當初被圍在巨鹿時的樣。
高起潛這位監軍,和孫傳庭這位五省總督,則是一左一右的坐在兩側,然后才是各鎮總兵按照資歷依次排列,最后才是副總兵,至于副總兵以下,根本就沒資格來開會。
放眼望去,簡直將星云集,大明的總兵官幾乎來了一小半,其中有大同總兵王樸,宣府總兵楊國柱,山西總兵猛如虎,總兵劉澤清,副總兵祖寬等十多位。
“諸位,此時韃子已經被我十余萬大軍,包圍在了平原縣地區,此乃天賜良機,此次定要畢其功于一役,本督丑話先說在前頭,此戰若誰敢畏敵不前,不尊軍令,休怪本督先斬后奏!”
盧象升說完,啪的將尚方寶劍拍在了案頭,一臉的肅容,顯然也明白這些將領的脾性。
“謹遵督師號令!”
眾將都是趕忙齊齊抱拳,眼珠子卻都是在亂轉,各自盤算著。
“盧總督,那路反賊是怎么回事?難道被你招安了?若是如此為何不來議事?”高起潛卻是扯著公鴨嗓子問道,眾人也都望向了盧象升。
畢竟大家都知道,就是那伙反賊將韃子的右翼大軍硬生生的打殘了,又是第一個殺往濟南,否則絕對沒有今日這種大好的局面。
盧象升卻是有些尷尬,他倒是想招降,可對方根本就不買賬。
一時間也不知道對方是真的不想歸順,還是想討價還價。
所以沉思了下,才模棱兩可的說道:“本督正在招撫,只是還未談妥,不過高公公可以放心,這路反賊是絕不會和韃子聯手的,這點本督可以保證。”
“那盧總督可要抓緊了,如今大戰在即,這樣一路反賊夾雜在大軍中,實在不像話,也讓人擔憂。”
“是呀,萬一關鍵時候他們偷襲,非得壞大事不可。”
眾人也都頻頻點頭,其實是想讓盧象升快點招安,然后讓那伙反賊打頭陣。
“好了,諸位盡管安心,此事本督自有主張!”
盧象升顯然不想在此事上多說,趕緊擺了擺手,然后就下達了作戰命令。
其實很簡單,三日后,各路兵馬同時向平原縣進軍,穩扎穩打,相互策應。
北路自然是由監軍高起潛統籌,東路由孫傳庭負責調度,西路盧象升親自坐鎮,至于南路的秦宇。
盧象升最終還是一咬牙,決定派遣一名心腹謀士,悄悄的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