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宇說完將一本冊子遞給了邊上的女官。
孫可望接過冊子,小心的揣好,就和艾能奇迫不及待的告退離去,出了御書房,兩人背后早已濕透。
秦宇也不怕他們兩人一去不回,因為三人只要是聰明人,就絕對會按照他的意思去做,否則從此隱姓埋名,去過野人的生活,但以三人的性格,恐怕寧愿去死,也不會甘心從此做個普通莊稼漢。
至于以前的那些不愉快,他還當真不打算再追究,或許是一個人的地位不同,心態也會發生變化吧。
當初做夢都想干掉孫可望,如今人家在他面前就如一只螞蟻般,反而懶得在抬腳踩死他了,想讓他活著,說來也是奇怪。
同樣對于鄭森父子倆,秦宇也不打算殺,其實他只是不想殺鄭森,鄭芝龍還是想殺掉的,但一旦殺了鄭芝龍,鄭森肯定也不能再留,所以要么不殺,要么就一起殺。
思來想去后,秦宇最終還是決定饒兩人一命,畢竟大秦如今正缺人才,尤其是了解東南亞的海軍人才,所以打算將鄭芝龍軟禁在南京,放鄭森回去。
因為如今鄭豹已經接管了鄭家的船隊,不但頻頻騷擾福建沿海地區,而且還經常打劫商船,可恨之極,關鍵是這家伙竟然還勾結荷蘭人。
所以還不如恩威并施一番,將鄭森放回去,沒準他還能將鄭豹干掉,干掉鄭豹后,若他誠心實意歸順,自然再好不過,想和大秦繼續做對也沒關系,待他的戰船打造完畢,海軍組建起來后一切都是浮云。
所以將鄭森放回去,比關著或者殺掉,絕對更有用,就算干不掉鄭豹,也能讓兩人斗個兩敗俱傷,暫時無暇洗劫福建沿海和打劫商船。
至于兩人會不會和睦相處,這點他一點都不擔心,國人的尿性他再清楚不過,哪怕兩人是親侄叔,也一定會斗個你死我活,誰也不會服誰。
試想一下,鄭豹已經當了老大,鄭森回去想要讓他將老大之位交出來,肯定不愿意,而鄭森作為鄭芝龍的兒子,自然不甘心自己的位置被叔叔占據,剛開始兩人可能還會和平相處,可時間一長絕對會內斗火拼。
這也正是他不將鄭芝龍放回去的原因。
秦宇和兩人以前也不認識,也沒有什么舊可敘的,將兩人帶進來后,直接了當的開門見山,先是痛罵了一番鄭芝龍,不知天高地厚,然后才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大度,表示可以赦免兩人的罪行。
鄭芝龍自然是感恩戴德,痛哭流涕,心中卻是有些失落,秦宇不愿放他回去。
而鄭森就真的感動的語氣都有些哽咽了,指天發誓今后誓死效忠大秦,效忠秦宇,絕不敢有絲毫二心。
之所以感動成這副模樣,是因為秦宇不但放他回去,還愿意將當初俘虜的數千老海賊一并放了讓他帶走,外加數艘大海船。
父子兩人離開御書房時,心情截然相反,一個如喪考妣悶悶不樂,一個心情激昂,摩拳擦掌。
鄭森見父親如此,也只能不斷的安慰,顯然父子兩人都沒有看出秦宇的險惡用心,都以為他是真的大度。
第二天秦宇就帶著鄭森前往上海,抵達上海后,先是讓他參觀了一下,那十艘龐然大物,然后才撥了幾艘商船給他,帶著三千海盜回大員島去了。
這三千海盜一直都在上海勞改,未來大秦的工程會一個比一個龐大,所以壯勞力秦宇向來珍惜,能不殺,就絕對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