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軍政院院首,李巖第一個出列拜道,緊接著牛金星,左良玉等一眾武將武官,也紛紛出列附和。
最后錢彬,王燦等一眾文官也都站了出來,一時間整個奉天大殿內都是群群激憤,都是要叫囂出兵征討日本。
顯然大家都不是傻子,知道陛下恐怕等的就是這一刻,不然上次為何毫無動靜,這次卻差點將龍椅都拍爛?
雖然知道其中大部分人恐怕都只是做做樣子,但秦宇依然感到有些欣慰。
因為并沒有酸儒站出來說什么朝鮮遠隔萬里,日本隔著大海,天下剛剛安定,就派大軍貿然征討,勞民傷財什么什么的,需從長計議之類。
“世子放心,朝鮮歷來為我中國番屬,朕絕不會做事不管,你且先回去轉告你父王,朕不日就將調集大軍入朝,驅逐倭人,還朝鮮人民一個太平。”
“多謝陛下,陛下的大恩大德我李氏朝鮮永世不忘,愿世代為大秦番屬,年年上供,歲歲來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仁感動的是痛哭流涕,砰砰砰的磕了三個響頭,額頭都磕出了血,漢語說的比在座的文武大臣都要好。
秦宇點點頭,這才命人將其扶了下去,他知道這家伙剛才不是再裝,是真心實意感激大秦,是發自肺腑的。
但這種個人感情是沒什么用的,人家現在確實感激,可幾十上百年后呢?
誰還記得?當初萬歷時期,大明不是同樣對朝鮮有再造之恩,后來女真人勢大,不是照樣投靠女真人,轉過頭來一起攻打大明。
后金的軍隊里面可是有著大量的朝鮮士兵,這些人跟著八旗和蒙古人殺起漢人來,可不會有絲毫手軟。
李仁被帶下去后,秦宇就直接命女官草擬詔書,任命秦鐵為征東大將軍,率十萬大軍入朝剿滅后金殘部和倭寇。
東北只有一個軍團五萬人,是不能動的,所以秦宇打算從中央軍區,抽掉兩個軍團北上,這兩個軍團是最快整編換裝完畢的第二,三軍團,三個月前就被他調到了開封,就是準備隨時從東北前往朝鮮的。
秦鐵自然是興奮不已,第二天就快馬加鞭奔往開封,準備接掌十萬大軍。
至于糧草,這半年來也早就在東北囤積了一部分,等入朝之后自然是要走水路補給的。
隨著詔書發往天下,各省百姓士紳商人,無不是痛罵日本,支持陛下朝廷,唯一讓各地武士趕到遺憾的是,這次陛下竟然沒有征召他們,導致無法建功立業。
秦宇自然不會現在就征召國內的武士參戰,因為根本就沒必要,中央軍區抽調十萬人后,依然還有十五萬。
這十五萬人可都是實打實的常備軍,每天除了訓練學習就是睡覺,今后一般的叛亂都不需要他們出動,有各地的國衛軍出馬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