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你們是不用去了。可是你們已經登記了名冊,誰也不敢把朝廷的名冊改了。
縣令大人幫你們一回,把你們算在朝廷遷戶的名冊里,
明兒一早,愿意遷戶的去倉房領二百斤糧食,不愿遷戶在這兒等著上城墻垛子當靶子。
都中,哪樣都中,就是你們不遷戶,白瞎了方秀才銀錢了。”
師爺說完背著手,臉上掛著舒心的笑容走了。
驛所里七十三名漢子一晚上沒睡著,二千兩銀,他們兩輩子也賺不回來,明遠兄弟這份恩情,這輩子當牛做馬報答不完。
七十三人都認了遷戶,農民樸實,想不到被坑了,一根筋想著兩千銀子不能白花。
習慣睡到七點的人,半夜五點就被喊起來了。
啥事兒沒有,牛老太的作息習慣,就是到點了要起床。
錢串子已經駕騾子車去方莊村了,方明遠哼哼唧唧起來,慢吞吞梳洗,不敢用牙刷牙膏,柳枝沾牙粉用,嘴里澀的很。
擺上早飯,族長和族叔到了他家。
進了驛所,七十三名漢子含淚給方明遠跪下,口中說著最真誠,最發自肺腑的報恩之詞。
“行了,別說沒用咧,董氏把老爺子留下的傳家寶都拿出來了,說了,啥寶貝也沒人命珍貴,你們聽聽,咱不能還不如個娘們。
都把臉上的貓尿擦干,聽我說,遷戶就不用上戰場。
我也跟著遷戶,長公主換的新封地,距離邊關其實挺遠。
有一條政策好,我聽著心動了,除了分給良田,只要開荒,三年不交稅,三年后荒地就是你咧!
當然,你們不想遷戶也中,那我就沒法了。
大哥,二哥,姐夫,你們跟我走,咱有的是力氣。她荒地多,咱使使勁把她荒地包圓嘍!”
方明貴使勁兒點頭,“我有勁兒干活,咱多開荒,都是咱家咧。”
郭滿堂帶著村里的外姓人,再次給方明遠磕頭,“俺們都是外姓人,明遠兄弟仁義,救了俺們的性命,俺們這輩子就跟著明遠兄弟了。”
我這是被訛上了?
“好好說話,別碰瓷啊!我家不管飯。”
大伙跟著哈哈大笑起來,明遠兄弟說話不是文縐縐的讓人聽不懂了,嘮著有熱乎氣兒。
“明遠侄兒啊!你已經是秀才老爺了,跟著俺們遷戶干啥?別因為俺們跟著受罪啦!”
族長兼里正,方老爺子眼中含淚,在他看來,族里好不容易出了個秀才,不能遷戶,守著宗祠,守著祖墳光宗耀祖才是正經。
方明遠哼哼道:“啥秀才啊!王爺跟王爺干仗,就在咱府城邊上開打,都抄家伙拼命了,還不得腦漿子干出來?老皇帝管不住,咱能指望誰?
萬一從那邊逃來的難民多了,流民作亂,暴民起義啥的,秀才也給你推城墻上守城,死了白死!”
方老爺子嚇的哆嗦,伸手要去捂方明遠的嘴,“可不能說皇家的事兒,不能說,別亂說。”
“現在走有個好處,朝廷給發糧食,不愁一路沒飯吃,地里的麥收了,這一季的稅給免了,咱到了那邊手里有存糧,一年半載不怕啥。”
方明遠把好處說完,揮揮手:“想遷戶都去辦遷戶手續,去倉房領糧食,我跟縣令說好了,縣里給兩臺毛驢車,咱村里白得兩頭驢車,路上更省事兒了。”
“兩千兩銀子,兩頭驢車才幾個錢。”張三旺心疼的捂著心口。
方明遠小聲道:“你們知道啥呀!咱們這是掉坑里了,縣令黑心吶!
贖人要銀子,拿了銀子不讓你回家,給你按遷戶,左右他都能有政績。
朝廷給遷戶百姓發糧食,銀錢,現在咱讓人抓來了,愿意遷戶也拿不到朝廷發的二兩銀了,黑心,太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