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長敲著破鑼,叮咣亂響一通,大家算是安靜下來了。
“弄啥咧?別嗚嗷亂叫,都聽明遠說,別圍著亂吵吵,多少大事兒要說吶!聽不懂也別傻著眼問,下去再單獨打聽,先撿要緊的正事兒說。
好了,都圍圈站好,女人站外圈,大小子把小娃子領家去,別跟著添亂。”
方明耀和方明宗架著方明遠上到石碾子上坐著,扶著老爹做碾子邊上。
“遷戶走咧,現在趕緊收拾東西,糧食,水,家里存著藥都帶上,咱快走,別等著齊王來了,咱還得上城墻垛子守城去。”方明遠簡單交代一句。
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就走?
方明遠接著道:“我前些日子去府城,回來差點讓人給一悶棍打死。咋回事兒吶!
外地逃難來的難民太多,咱們縣衙有兵,給各處路口圍住了,難民過不來,可出了咱縣城地界,路上就不太平了。聽說往北走還有山,山里有山匪啥的。”
族長嚇的一個哆嗦,不太平還走啥?這不是要命了嗎?走不走都沒活路啊!
“明遠侄兒,你就說咱咋走,咱聽你的。”族里三叔一看,族長大哥嚇的那慫樣,就知道指望不上這老東西。
方明遠大聲道:“我跟衙門打聽了,咱一路往北走,過交城,古陶縣,司縣城,一路往北,大伙不用擔心,一路都有城池經過。”
方長安扯扯老爸,悄聲道:“別扯沒用的,說精神文明建設。”
“好了,說了路線,現在我說正事兒。”
合著你剛剛說的還不是正事兒?山匪、難民還不是正事兒,還有啥嚇人東西?
“咱人多,心眼就多,我先說好,咱一起出去,在外人看來,咱就是外人,到了那邊,你遷戶過去咋了?人家當地人還是看咱是外地人,該欺負還是欺負咱。
所以,咱要抱團,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團,一支竹篙難度汪洋海,眾人劃漿開動過江船,一顆小樹不禁風雨,一片樹林并肩耐歲寒。”
老爸這歌詞整的,絕對是九十年代穿來的沒錯了。
方明遠不知兒子心里活動,還講的火熱咧!
“咱們擰成一股繩,誰咱也不怕他,一路上,誰家受欺負,就是欺負咱所有人,咱都上去跟他干,弄死完事兒!
我把話撂這兒,今兒丟下的家業,咱能十倍,百倍賺回來,我為啥有這底氣?咱們只要抱團,以前一家子一個人干活,能賺幾個錢?
以后咱百十口子一塊干,大家庭里一個人賺一兩銀子,你們算算,咱這些人就是一百多兩,日子咋能沒奔頭?”
村民聽得臉通紅,也可能是曬的,“四兒,俺們以后都跟著你干,你說咋干就咋干!”
這是族三叔說話。
“明遠啊!你說讓干啥,俺們就干啥,俺們欠你天大的恩情,賺了錢也不要,都給你,咋也把董老爺給你留的傳家寶換回來。”這是族里四叔的話。
“對,俺們不要錢,你說干啥都中,俺們的命都給你。”這是村民的心聲。
方明遠點點頭,“你們的命我不要,記住一路上聽招呼,咱是一個大家庭,不管是不是方氏族人,走出去,咱就是彼此的親人!”
方長安扯扯老爹,差不多了,麻溜收拾東西跑路吧!
族長這時候緩過來些了,問:“明遠侄兒,咱從衙門領回來的糧食,還沒分到各家去嘞!
縣里的戶籍跟咱族里的不一樣,族里死了老子娘,兄弟分了家,縣里戶籍冊子還在一起,沒分開,這糧食咋分吶?”
方明遠聽著就頭大,合著還整兩套戶口?
“分啥分?咱一起走,一路上還各家分開埋鍋做飯?都合在一起吃,啥你家我家,不合在一起,讓人給搶了,誰家也沒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