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瑩搖頭了,不中,“錢串子就一個,咱好幾個城都要開店,而且,明遠要串子哥跟著他幫忙。再說,咱店里招待的女客多,用男掌柜不中,老太太就別推辭了,您來做樂平城糕點鋪的掌柜唄。”
“我不中啊,我不會算賬。我啥也不懂啊!”牛老太有些發憷,她真不行,掌柜是她能干的活兒?
“老太太,我相信你能行。”董曉瑩笑著看向老太太,目光很是堅定。
方悅打了個哈欠,“奶,放心干吧!你一定行的,不就是收錢,讓我娘給你說說,實在記不住,畫個表格唄。”
牛老太撓撓頭,“我不中啊!明遠晚上教咱識字,我到現在還沒記住全村人的姓咋寫吶!”
全村有幾個姓?方不用記,大家都知道,外姓人只有張姐,鄭家,郭家,趙家,王家。
花婆子在外面喊:“我也記不住,咱這些老婆子,恨不得一人一個姓。”
好吧!老太太們有點多。
關于老太太們的稱呼,董曉瑩特意跟閨女解釋過。
前朝的一位皇后定了簡易版的婚姻法,保障了女人的嫁妝,屬于媳婦的私人財產,夫家不得奪取,不得以兒女的名義讓媳婦拿出嫁妝。還有一條就是,以前女人出嫁了,冠上夫家姓,像她就是方董氏。
那位皇后卻規定,出嫁女也不應忘記父母恩,準許私下用娘家姓氏自稱。
董曉瑩一度懷疑那位皇后是穿來的呢!
重陽節第一批十戶村民,搬進新家的日子。
辰時到,緊急趕工蓋出來的祠堂門外,鞭炮點燃了,族長捂著耳朵,站在三丈外咧嘴笑,這下對得起列祖列宗了,咱還是里正,村里人都住上了青磚瓦房,就連方氏的宗祠都比以前氣派。
方氏一族跟著族長跪拜,這種事兒女人不需要參與,前一天女人們把宗祠打掃干凈,剩下都是男人的事兒了。
接著便是方明遠搬家,大會議室后面第一排,第二家門前,門牌上寫著方令同老四家。最后一個炸響的炮竹落地,方明遠帶著一家人笑呵呵的走進新家。
接著炮竹有響起,族長用木桶擋著臉,大笑著看著自己的新家,寫著族長方令義家的門牌,好像在晨光中熠熠生輝。
接著便是方明貴和方明全,開始放鞭炮。牛老太去送蛋糕不在,但張氏和趙氏卻看著牌子很是開心。
牛老太家的門牌上寫的是牛老太家,是家里的讀書人,現在有官身的老四親口定下的,說老娘辛苦了,他家寫老爹的名兒,這邊家里憑啥不能寫老娘的名兒?
牛老太嘴上說著不中,沒這樣的規矩,心底的笑容,從頭頂往外滿溢,誰都能看出來,牛老太很高興,很滿意!
張氏和趙氏心里滾過一個念想,若是有一天,她們的家門口也有一塊牌子,是不是能寫張老太家?趙老太家?
張家門口掛的是張奶奶家的牌子。村里過了七十的老人,別說給掛牌子,張奶奶說啥,咱都要乖乖聽話,除了敬老,更是對老人一生經歷的尊敬。
只有村里的寡婦老太太有這個待遇,張氏和趙氏心有靈犀的看向夫君。
雖說有點拖后腿,但……你還在對付活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