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長又成了里正了,跟著明遠侄兒去村里查人口,比對戶籍。三叔背著手在村里溜達,悶子不在,小子們的巡邏隊,眼看著就蔫吧了。
張奶奶拄著拐杖圍著祠堂溜達,看見三叔站住腳沖他喊:“溜達吶!都別犯懶哈!”
三叔大聲回應:“您老放心吧!昨兒睡的好啊?”
張奶奶呵呵笑著:“吃的好著呢!軟乎的糕點,我天天吃!享福,享福啦!”
三叔笑著點頭,老太太又聽岔了,“走幾步就回家歪著唄!”
張奶奶擺著手,“去,去各處看看,去吧!”
后面烤房煙囪冒著煙,烤房里打雞蛋的聲音此起彼伏。旁邊的庫房,小媳婦們正拿著勺,把皂液盛進模具里。
如今村里的男人沒出息,女人們成了賺錢的主力。媳婦們都有活干,做飯的抽空打雞蛋,烤蛋糕,做香皂,肥皂的,一天忙個不停,生怕老太太們回來,一下帶回來很多訂單,給她們個措手不及。
小姑娘們除了上山撿柴,采蘑菇,摘野果。喂豬、喂雞,趕鴨子,還要趕著回來幫忙做飯。
男人們也忙,蓋房子,上山抬石頭,砍樹,還要幫著爬樹摘花,滿山也沒多少桂花樹,被這些人差點把樹擼禿嚕皮。
“小妞啊!早上吃了沒?”三叔笑著逗方悅。
烤房和香皂房里太悶,方悅坐在外面,啃著蛋撻吃。
“嗯!三爺爺巡視吶!”
“你族長爺爺出門了,我到處看看。”
方悅把點心塞嘴里,給三叔派活了:“三爺爺,正好你過去問問,咱們寫字用的沙板打出來沒?”
“中,我去問!”三叔知道,明遠侄兒說了,孩子們太小,不著急在紙上寫字,先用木棍在沙板上寫字,字都會寫了,再用紙筆練習。
三叔走過去,孩子們從香皂房里排隊出來,人手一個托盤,穩穩的端著送去各家炕上晾干。
三叔走到方明江干木工活的地方,聽見孩子們已經開始念書了。
方悅起頭:“復習昨天的內容,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
孩子們齊聲跟著念,大聲喊著背了四遍,董曉瑩出了烤房,喊孩子們進去喝牛奶。
方悅忙囑咐說:“牛奶不多,咱們不能多喝,等會兒咱們吃果子,有嘎啦果,今兒的書背會了,就能吃一個嘎啦果。”
“今兒四叔出門了,下晌還能教咱們寫字不?”長喜問。
方悅嚼著蛋撻往烤房里走,“沒人教咱就背書,把百家姓全背回了,等我爹回來,慢慢學寫字唄!”
熬黃油剩下的脫脂牛奶,孩子們都能分上幾口喝。這里沒條件讓孩子們營養均衡,多喝水,吃些應季水果已經很好了。
“四嬸兒,今兒有做壞的點心嗎?”
烤房里溫度瞬間下降,誰家倒霉孩子,巴望著咱們烤壞了怎地!
董曉瑩笑著道:“沒有烤壞的,但是,你們要是聽話,中午給你們吃蜂蜜蛋糕,加了烀爛糊的紅小豆那種。”
喝了牛奶,孩子們站在烤房前接著背書,朱秦尤許,何呂施張……
巡邏小隊的長攀跑來了,“四嬸兒,編筐的送貨來了,三爺爺讓你去記賬。”
長攀今年十一歲,能當大人使喚了,雖然羨慕弟弟妹妹能學念書,但他也知道,家里很忙,有很多事兒,他不能躲懶。等晚上下工了,飯堂教識字,他要更認真的學,要比弟弟們學的更好,不然以后就號令不了弟弟們了。可惜今兒四叔不在家,指定學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