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遠深刻認識到,媳婦要是不講理,你說啥都白搭!其實,家里就這點活兒,媳婦要忙著烤房的事兒,他多干點沒啥。
可這回又咋了?不出鎮子也要管,他從早上燒了三鍋水,幫閨女做了一鍋香皂,給家里炕上木盒里種的菜澆了水,還干啥?
編寫教材?他不會那套活啊!當年他也沒上師專,教學的事兒,還要向兒子請教呢!
“你別躺著啊!長安一直寫,你也幫忙寫寫。”董曉瑩進屋就瞧見方明遠癱在炕上。
“你咋又回來了?”方明遠冤枉啊!才躺下就被抓包了。
董曉瑩喊長安,回身跟方明遠道:“烤房里的計件表用完了,我回來拿!你閑著沒事,幫忙畫表格唄!”
“我……”方明遠剛想說,我不是沒事,董曉瑩接了兒子遞過來的表格,扭身就走了。
這幾天大伙兒發現,明遠兄弟突然很忙,上午基本在家里不出來,說是忙著寫教材,孩子的事兒都是大事兒嘛!每天晚飯前半個時辰,教書更認真了,反復問,有不會寫,不會認的,來家找我。
還特意叮囑族長,村里有啥事兒,賣貨棚子里有啥事兒,來家喊我解決,別客氣!
不知是不是村民太客氣了,沒人能去打擾每天在家忙活的方明遠!
大伙兒還感慨吶!多好的人吶!自己忙成啥樣了,還顧著村里的事兒呢!
方明遠今兒能出門了,因為今日應聘教書先生來考試了。想想這幾日,真正放風只有初一那天,族里給先祖燒御寒衣,他作為村里體面人,跟著族長主持了祭祖大事兒。
來應聘教書的先生只有六個,其中有一位算是有功名,人家考過童生,是正經的老童生了。
村民跟著在大食堂里站下,沒等方明遠發問,來應聘的先生開口了。
豐谷鎮要來上學的孩子不少,他們想知道,一個人要教多少孩子。
方明遠拿出統計好的表格,“現在還沒考試,年齡滿六整歲,沒讀過書的孩子有二百五十六人,這些全要放在一年級,我計劃,一年級開設六個班,每班四十三個孩子。”
教書先生們互相看了一眼,其中一個出來拱手道:“老朽年邁,實在無力教授太多孩童,請大人見諒。”
不給方明遠解釋的機會,來應聘的先生轉眼就很客氣的告辭了,能勝任語文老師的只有蔡書生一人。
那還考個屁啊!方明遠氣的想罵人!你們懂個毛線,我上學的時候,一個班里六七十個孩子,一個老師教一個年級段,出了一班進二班,也沒見哪個老師說不能教,不會教的。
方明遠錯著牙齒,努力讓自己鎮靜下來,沖著村民解釋道:“其實開蒙不難,一節課一炷香時間,就是三刻鐘,學習四個字讀寫,接下來休息一刻鐘,換算學老師上課,學習數字,加減法。”
方明遠很詳細的把課表講了一遍,最后說:“其實就是我一個人也能教的過來,分班是擔心孩子太多,坐在后面看不到前面老師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