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兒聽我說。”方明遠站起身,大聲道:“所以,我們要改制度,不再吃大鍋飯了。”
話音還沒掉地上,有人大吼一聲:“不中!”
族長蹭的站了起來,“誰喊不中吶?站出來我瞅瞅,你咋恁能個?明遠還沒說完,你就不中,你知道個啥了就不中?”
沒人站出來,卻有更多人扯著脖子喊,不分開吃。
族長一通敲鑼,“別吵吵了,啥你們就不中了,咋地,你家娘們不能做飯了?非要指著滿堂媳婦帶著人做飯?她做的就好吃啊!”
郭大嫂子不干了,“咋?我做的飯還不好吃了?嫌棄就別吃!”
長安小聲向蔡書生解釋工分制,解釋大伙兒為何要在一起吃。
蔡書生現在和錢串子,悶子住。每日忙著編教材,已經說好了,從現在起,就給算工錢了。
方明遠起身大喊,卻控制不住場面,大伙吵吵著,一起吃,一起干,死活不能分開單干。
方悅攛掇老媽,“瞧見沒,我爹不行了,娘,你上,你出面絕對鎮的住。”
董曉瑩也想試試,她到底是不是村里的隱形大佬。
“咳咳!”董曉瑩干咳兩聲站起身,慢悠悠走上講臺,含笑看著大伙兒,就是看著,不說話!
五秒鐘不到,大食堂里安靜了,大伙兒很奇怪,明遠媳婦上去干啥。
“其實吶!不是散伙,大伙兒還要擰成一股繩,只是咱們現在太亂了,我是說,賬目太亂,不好管理,所以,我們要分開處理各處賬目。”
董曉瑩含笑道:“你們看,我要管著烤房的賬,還有各縣鋪子的賬,木炭現在不做了,但又加上了皂,香皂,肥皂又是兩本賬。
串子哥要管著外頭棚子的賬,也很麻煩,又是菜,又是皮毛,還有松子,香露等等,大家看看,這么多賬,要攏在一起是不是很麻煩?”
方明才覺得自己很是懂事,馬上道:“沒事兒,明遠弟妹要是覺得麻煩,先不給俺們發錢也中,等過年一起唄!”
族長哼了一聲,“混蛋話,過年就不攏賬了?沒得給你們這么操心。”
董曉瑩笑著解釋一句道:“銀錢太多,放一處不便,老話說的好,雞蛋不能放一個籃子里,咱們以后還是每個月發一次錢的好。”
牛老太扯著花婆子嘀咕:“有多少錢吶!搞的像有金山銀海,家里堆不下了一樣。”
花婆子小聲道:“大掌柜沒攏賬?這個月咱鋪子后面雅間,從我手里就過了三百多兩,你那邊吶?”
“多少?”趙嬸兒驚呼一聲:“三百多兩?樂平城那么老些有錢的冤大頭吶!”
此時,董曉瑩已經沖大家墩身施禮,下講臺回來了。
齊婆子扯著她問:“老四媳婦,你快說說,樂平城從開業到現在,賺了多少銀錢了?”
花婆子美滋滋的說:“還用問,這個月沒剩幾天了,我算著咋也有上千兩銀錢。”
方明遠此時很頭疼,他在上面講,下面在開小會,偏偏媳婦還參與其中,他是不是白說了?
臺上把以后村子改成集團企業的章程說了一遍,拿工資的照樣拿工資,現在還拿工分的,改成每月固定崗位津貼,賣貨的還是拿賣貨提成,公家錢還是公家的錢,除了公共基金,多余的錢,按戶分成。
董曉瑩這邊在跟老太太們解釋,“鋪子里賺的錢,我們只拿一半,另一半要分給郡主,所以,看似營業流水很多,減掉工人工資,提成,再分出去一半,其實沒有多少。”
沒多少,是有多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