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嫂子感動的眼含熱淚。
張氏成了婆婆,看自己兒媳婦滿意的不行,這是兒子挑中的。為了不讓人說兒子跟人私相授受,對外都說是牛老太選的孫媳。
兩口子能情投意合,日子才能過的和美!
“你奶給了金的,娘給玉的。”張氏接了媳婦茶,送出一對玉鐲。
趙氏接過侄媳婦茶,笑呵呵的送出匣子,“戴著玩,沒玉鐲子好。”
趙氏送的是紅瑪瑙鐲子,其實價錢不便宜。
輪到董曉瑩了,侄媳婦跪下敬茶,張氏跟著起哄,“多磕幾個,以后要跟著四嬸兒學手藝吶!”
趙氏也跟著鬧,“實誠磕,一輩子吃喝不愁的手藝,比啥都貴重。”
方明遠只好讓方悅把大嫂子攙起來,看著董曉瑩送出金鐲子。
“我比較俗氣,選的是金鐲子。”
張氏道:“別信你四嬸兒,她要是俗氣,咱這里就沒不俗的人了!你四嬸兒小曲唱的好,還會彈琴,琴棋書畫樣樣都會!以后我孫女就讓她幫忙帶,給教出一個大家閨秀來!”
妯娌間能玩笑,能一起起哄,可見夫家人的關系很好,這才是阿爺說的,家和萬事興。
松花對自己能嫁給長壽,滿意的不能再滿意了,昨天坐花轎進門,她緊張的手心全是冷汗,沒想到夫君對她很是溫柔體貼,現在又看到一家和睦,臉上的笑再也繃不住,一下子溢了出來。
長壽成親后,趙氏摟著兒子大哭一場,囑咐二妞要好好照顧弟弟,跟著方明全一起去了京城。
京城需要糕點,也能賣雞精粉,方明全準備過去后,與郭滿倉和方明通一起,把雞精粉這攤干起來。
······
村里少了幾戶,好像一下就冷清了許多,尤其是管事牛老太,不再每個月回來發工錢,老太太們笑聲少了許多。
新年開學,村里滿六歲的孩子進入了一年級。蔡書生向張主事申請,要求入戶豐谷鎮。因為蔡書生求娶的是方家大妞。
族長作為里正,當然喜歡村里多出幾個讀書人,蔡書生來的好啊!以后住在村里,下晚沒事給娃子們補課,加小灶方便多了。陶賬房要是能遷來更好了,錢串子跟著花將軍去了京城,咱村里十分缺賬房啊!
這一年秋收比前一年強了許多,族長終于不再對著田地使勁兒,開始研究選出優質糧種了。
方明遠偷摸種下的紅薯,通過兩年試吃,大伙兒已經接受了地里刨出的地瓜了,各種吃法讓滿堂嫂子試驗了個遍。
終于在雪花飄飄時,方明遠的地瓜釀酒作坊有了雛形,至于真正開始生產,需要來年蓋起房子再說了。
牛老太就在這一年的十月底回了鎮上,出去了大半年,樸實的牛老太穿著綢緞衣,腳踏繡花靴進了村!
“哎呦我滴娘嘞!”族長看見牛老太驚叫出聲。
牛老太撇嘴道:“別亂招呼,我可沒你這么老的兒,干啥吶?出去半年多,不認識了怎地?”
族長哼了一聲,扭身就走,“我去給你喊明遠去,你大兒,孫子都在家吶!給你道喜,馬上你就有重孫子嘍!”
“啥?松花有喜了?啥時候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