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瑩笑了起來,老方還真是想把學校干大。成為名師大儒什么的,老方壓根沒想過,一心想把學校辦成技校。
說什么古人手藝都是口口相傳,捂著蓋著不讓人知道,傳著傳著就斷了傳承了。他就要把手藝發展起來,會的人多了,手藝不值錢,才能想著創新!
此時糕點鋪的雅間里,方明遠正跟來客侃侃而談。
“大人謬贊了,學生從沒想過豐谷小學能成為名校,更不敢想,我們能培育出舉人。”
來人是樂平府戶司的官員,正經的從三品大官,他的幼子這次縣試沒上榜,想讓幼子到豐谷小學念書。
“先生過謙了,單憑豐谷學子縣試無一人落榜,便能看出先生大才。”
方明遠心說,這就大才了?哪里大了?懷才跟跟懷孕似的,肚子大了能看出來,我也沒啤酒肚啊!
“不,不,不敢當啊!學生才疏學淺,教學只是教孩子們識字,鄉下孩子不用學的太多,出門不當睜眼瞎就好。
學生曾在縣學教書,有一點點教學經驗。開辦小學的初衷只是讓孩子識字。大人應知道,豐谷小學有學子近四百名,真正出來考試的孩子還是少數。”
秦大人含笑點頭,“嗯!你說的我都知道,卻也知道你們是因材施教,這一點很多學館比不了。不如先生考校一下犬子如何?”
方明遠發愁了,你都知道,你還來?“大人,豐谷小學……不知令郎今年多大了?”
秦大人的小兒子今年虛歲十四。方明遠就發愁了,你都十四了,還上啥的學?再有兩年你該成親了,到學校去瞎耽誤什么功夫!
“爹,廚子!”長安提醒道。
方明遠眼睛一亮,道:“大人,若是貴公子能接受考試,能不能等學生回到鎮上,對學校教務做出調整后,再請貴公子來考試入學?
大人不要誤會,考試是為了了解貴公子的學習情況。也好方便老師對貴公子學業進行安排。”
秦大人合掌道:“如此甚好。”
方明遠趁機道:“大人也知道,鎮上孩子來學校,是免費學習。這個……”
秦大人道:“這個我了解,你們學館有個贊助費用嘛!”
“不,不,大人誤會了。”方明遠心說,你出贊助費咱也不敢要啊!“大人,贊助費是因邊軍的孩子太多,學館無力支撐過多學生的開支。貴公子不用如此,莫言在此只有一個請求。”
旁聽的幾個人心想,這位方先生一點不像讀書人,滿口的金銀銅臭,還勢利眼,官家公子你就不要錢了?
“哦?先生請說。”秦大人一直掛著客氣的微笑,心里對方明遠有些不滿,你一個讀書人,哪怕會教書,卻滿身商人之氣,真真有辱斯文。
方明遠起身恭敬的對秦大人一揖到底,“大人,農家孩子確實不易,除了種地就沒了其他出路。種地要看天時,一家子種一塊地,農閑時若找不到活干,冬日就要喝稀粥度日。
當然種地是根本,稻花香里說豐年嘛!
學生說過,想讓孩子們都學個一技之長,所以想請求大人,能不能贈與豐谷小學一名廚師?”
“你要什么?你再說一遍?你什么意思?”秦大人腦袋有點轉不過來了,這位不是算計銀錢,要廚子干啥?咋扯到廚子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