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噯?廖兄取了字?壽承兄,我們快進去吧!想來娘和妹妹已經去見老夫人了。”長安才想起,自己竟然漏了取字,這可不行,到了外面不好稱呼。
廖聆笑道:“是,叔父親賜壽承二字,不知長安兄可曾取字?三位仁兄如何稱呼?”
長安呵呵噠了,“咱那邊你知道,不滿十六不興取字,你是世子爺自然不一樣,他們嘛!你跟著我爹取的雅稱喊就行,秦賀,賀賀,康榮平喚做康康,沈宵,霄霄,我嘛!等下讓爹給取個字,咱以后好稱呼。”
“也好,”廖聆做了請的手勢,“三位仁兄請,長安兄請。”
一路進了后宅,花廳里滿是歡笑聲,小花正跟胡老太說兒子,“皮實的很,一路跟小豬仔一樣,吃了就睡。”
胡老太手指點了點孩子的臉,“好,好啊!閨女吶?閨女咋沒帶來?”
小花遺憾道:“婆母說路上我照顧一個都夠嗆,讓花妮明年跟牛嬸子一起來。”
胡老太把每個孩子都抱了一下,貼著臉蹭了蹭,樂的哈哈大笑,拉著方悅的手,讓她做自己身邊,“齊嬤嬤的信兒剛到,說是舍不得,你們剛走三日她就想你了。”
“我也想齊嬤嬤呢!應該讓嬤嬤跟著一起來的。”方悅嘟著嘴撒嬌。
齊嬤嬤要留下看房子,她說不喜歡京城,方悅就沒硬勸她跟來。
胡老太呵呵笑著,“聽說你現在繡活好的很,有給我繡個啥沒?”
方悅道:“早就繡了,是一架四季屏風,胡奶奶別嫌棄我的手笨就好。”
“說傻話,我看吶!滿京城都沒你繡花好看嘞!你給我繡的抹額,誰見了都夸,真想頭上插了一枝梅花。”胡老太說著,看到孫子進來,招手讓廖聆上前。
“幾年不見你董嬸兒了,快給你嬸子磕頭見禮。”
董曉瑩嚇的趕緊伸手去扶,你可別,我承受不起。
胡老太又指著方悅道:“小妞妹妹還認識不?以后小妞在京城,你要上點心,不能讓小妞出門被人欺負了去。”
廖聆連連說不會,他派人跟著妹妹。
介紹了三位學生,胡老太又來精神了,“今兒咱關上門殺豬,誰也不行出去說,我都饞好久殺豬菜了。”
沈宵心想,好吧!怪不得鎮上說起胡老夫人,像是說村里的嬸子一樣,原來老夫人的性子與鎮上老太太們差不離。
大鍋架起來,方明遠和方明才跟著起哄,“嬸子,今兒要有血腸哈!早就饞嬸子做的血腸了。”
方明才道:“嬸兒,肘子單烀一鍋唄!咱饞烀肘子吶!”
長安終于湊到了爹身邊,小聲道:“爹,廖聆都有字了,這里時興取個字,你給我取一個?要不我自己想一個,就說是你給取的也中啊!”
“咋地?打量老子取不出字?你等著,我張口就來,安安嘛!平安,子安,興安,元安!”方明遠順嘴報了一溜。
長安覺得也沒啥不行的,不過還是勸了一句,“爹,要不你回去再想想?”
臭小子毛病多!還想啥?名字,代號而已!咱農村娃,不叫阿貓阿狗就不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