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悅又拎起天青色的緞子,“可這塊料子太一般了。”
“你繡的好就成,貴在心意。”胡老太道。
“嗯!”方悅丟開蜀錦,抱著針線筐過來,“我先把繡線選出來。”
胡老太順手拿起一張繡樣,對光仔細看,又伸手摸了摸,“要不是我知道拿起的是一張紙,還真以為這就是一顆鮮桃吶!”
方悅把繡線在圖上比較著,隨口道:“可惜吃不著,看看過過眼癮也好。村里給帶的桃干,吃著一點桃味兒都沒有。”
胡老太道:“你娘不是帶了好些桃罐頭?那個好吃,甜絲絲的,我讓人拿來給你吃啊?”
“不要!”方悅道:“奶留著吃唄!我娘做的時候,我就守在爐子旁試吃,趁娘看不見,我偷偷往里加了兩勺糖呢!奶,你吃著甜吧!”
“嗯!甜,真甜!”胡老太笑著點頭。
董曉瑩回來累的一動不想動,坐在炕邊看著方悅撿繡線,“哎呦,這一天可真夠嗆,宅子大,來回搬東西,走的腰都要斷了。”
長安在剛剛跟著娘行禮問安后,站在一旁,準備站一下歇歇腿再出去。
“長安可真是,別站著了,孩子累一天了,跟我這兒講啥的規矩,快坐下,坐下歇著。”胡老太緊著招呼長安。
董曉瑩把今天見齊慕的事情說了,夸贊道:“齊姑娘小小年紀,說話那個爽利,真真是能干!”
胡老太笑著道:“那是,我聽說她十歲就跟著姑母出入各府后宅,見的學的這幾天也練出來了,不知多少夫人想請她到身邊呢!”
董曉瑩道:“那她不能去,宮里人家都不伺候,可見是有心氣兒的姑娘。對了,她說想給長安請小廝,可以去尋程行頭。”
胡老太想想道:“我在寧遠時,下九流的行頭也接觸過,能混開一行不容易,更何況做行頭。都是些有本事的人,若真心想求人家幫忙,讓老四去一趟,帶著表禮正經拜訪人家,千萬不能怠慢。”
“是,明兒我便讓夫君帶長安一起去拜訪。”董曉瑩道。
胡老太搖頭道:“不好,長安年紀小,還是別跟著了。老四自個去,別拿舉人架子,跟人好好說。”
董曉瑩欠身道:“是,嬸子教訓的是,長安畢竟年紀小。”
胡老太瞇著眼睛笑了,長安是她給孫子留的臂膀,現在最好不要接觸的太復雜。長安私底下好像在做一些事,胡老太冷眼瞧著,不明白長安的目的,但她隱約覺得長安似乎在做一件大事。她在等,等長安或是小妞告訴她,她好幫一幫孩子。
因為胡老太明白,長安做這么大的事,讓她的眼線都覺得反常,一定是為了聆哥兒。
至于行頭那邊,老四去瞧瞧,行頭在京城地頭熟,很多事兒找他們反而容易辦。
方悅便把要去泡溫泉的事兒說了,董曉瑩覺得沒什么,玩去唄!這幾年閨女低頭刺繡,玩的太少了,她不喜歡閨女這樣努力,曾經沒心沒肺,說她一句就犟嘴的悅悅,穿越后變的越來越乖,乖的讓她心疼。
廖聆見長安回來,急著道:“文睿兄,叔父讓我們盡快把三輪車造出來,要在年前最后一次大朝會上獻給皇上。”
“為何如此著急?”駙馬爺知道三輪車各部件打造不易,而且,因為沒有橡膠,輪子外圈用上牛筋,卻還是不理想,替代辦法用木輪子,現在還沒試驗成功。
廖聆道:“皇上有意撤藩,要挾公主交出封地。叔父的意思,借著三輪車的由頭,讓皇上放我回寧遠軍中。”
“那好,如此我便先放棄減震等沒部件,拼裝出一輛應該問題不大。”長安立刻準備動手。
廖聆忙讓人去喊郭滿堂回來,換了衣服來幫長安拼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