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太嘴角抽了兩下,道:“咱家的麻雷子,只要身在一丈內,誰也跑不了!說是圣上眼睛壞了,下頜骨斷裂,總之是當不成皇帝了。”
華保鄉君低著頭,覺得胡老夫人說皇帝的病情,好像說今天下雪有點冷一樣,是不是太不把皇帝當回事了?
也是,方家人不靠著皇權生活,誰做皇帝,他們一樣種田,經商。其實袁氏一族也不用靠著皇權,一樣行商種田,為何總要往朝中鉆營?
這話要是問出來,方悅就能跟她解釋。
袁氏一族家大業大,已經擺脫了吃不飽飯,穿不暖衣的生活。人只要生活超過溫飽水平,自然有更高的追求,豐谷鎮的學子們,現在不是在忙著往科舉的道理上奔嘛!
老太太們常說,破家的縣令,滅門知府。與其有一日被人扣個莫須有的罪名,滅了滿門,不如早早奮起,有護住自己的手段啊!
可惜,處在人生迷茫期的少女沒問出口。
董曉瑩道:“不知靖王啥時候能到,京城看樣還要冷清些日子。”
胡老太伸出三根手指,“我猜最多三日!皇位在那等著,他還不跑快點。”
親兵說準備好了馬車,胡老太帶著方悅和華保鄉君回了國公府。
牛老太去了米糧巷沒回來,董曉瑩在家無聊,想出去走走,李太太不在京城,她除了去米糧巷,好像沒別的地方可去了。
轉身去了烤房,打算熬好黃油,把昨天剝出來的松子用了,給孩子們做松子糖。
長安抱著匣子找到了老媽,“我存了點錢,不多。還要娘幫忙添一些。”
董曉瑩一時沒想起啥事用錢,問:“嗯?你給我銀錢干啥?”
“提親!”長安道。
董曉瑩合掌笑道:“中啦!這事兒我來辦,不過,咱家可能分量不夠,這事兒還要麻煩你胡奶奶幫忙。”
“那……”長安有些沒底氣,萬一袁氏族里看不上他,怎么辦?親都親了,這事兒不能拉倒了吧!
董曉瑩道:“昨兒你胡奶奶跟我和你奶商量了,少帝要是死了,指定要有新皇。哦,現在說是要禪位,還是皇帝換人做。
換了新皇,三公主和袁氏的族長,就是鄉君的爹娘要進京吧!沒有說這時候不來拜碼頭的。
到時候,你胡奶奶說,請大長公主幫忙說項。你胡奶奶要親自做媒。”
長安看著老媽,新皇繼位參加禪位大典的人,是來拜碼頭?老媽說話越來越江湖氣了。
“行了,傻站著干啥?去忙點正經事兒,幫你爹把富通縣三年發展大計改一改。”董曉瑩拍了兒子一下,推著兒子出去。
關上烤房的門,董曉瑩伸頭看看走出拱門的兒子,小心翼翼打開匣子,臉上掛著滿意的笑,一張張數著銀票。
昨天夜里,倆孩子都沒進空間,她已經和老方說好了。
兒子喜歡就是去跪求,把人家捧在手里,養了十幾年的閨女娶回來,怎么都值得。
“娘!”長安站在門外喊了一聲。
嚇的董曉瑩手里一抖,匣子咣當一聲合上了蓋子,“干啥?”
長安喊:“娘,你到前面廳里來一趟,黃大當家帶兄弟們來了。”
哎呦我的天!董曉瑩站起身就要往外跑,鍋里的糖水咕嘟嘟冒泡。她一個旋身回到灶前,提起水桶把半桶水潑進了灶膛里。
“娘?”長安在外面喊。
董曉瑩抱著匣子,走出來還埋怨著:“就是沒有煤氣灶好用,沒個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