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正要謙虛幾句,再說說別的香水,三公主若是喜歡,他就能經常來送,時間長了混熟了,關系處起來,想見華兒就方便了。
門外丫鬟突然稟告道:“主子,大公子來了。”
話音剛落,門簾掀起,袁世基一臉焦急的走了進來。
“文睿,我……”
長安笑道:“義德兄為何如此著急?”
袁世基抱歉道:“文睿見諒,今日是我不對,沒能攔住族中長輩。族中長輩見識淺薄,不知人外有人,在族里只手遮天慣了,脾氣難免有些……”
長安打斷了他的話,“此事與義德兄何干?為何要用他人的錯誤,來懲罰我們自己?無關緊要之人,無需放在心上。”
三公主合掌道:“對,就是這話,把他們放在心上,那才是抬舉他們了呢!”
嬤嬤重新上茶,長安和袁世基并排坐下。
“文睿兄放心,妹妹的親事,不是他們能夠做主的。”袁世基硬氣道。
長安微微一笑,道:“我倒是無妨,只是袁氏一族,聽說有三千多人,散落在各地的還有一千多族人,這些人難道都要聽哪些族老的調遣?”
袁世基道:“文睿不知,他們管著族中田產分配,掌握著族中鋪子,產業,還有祭田。
族中男丁,滿十二歲可每年從族里領些銀錢,多少也是族老們決議。
還有男丁滿十六歲,族里會分一些田產。包括鋪子,族學,科考等大事,都需要族老們決議定奪。”
長安笑著道:“你們族里不在一起吃飯,不能一起賺錢,族老們如何定奪?
親疏遠近的關系,如何拿捏?外出做官的族人,為族里添置田產,族產,這些怎么分配?分誰多誰少?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明文規定,全憑族老們的一張嘴!呵呵,義德兄,不患貧、患不均啊!”
袁世基低頭想了想,問:“文睿的意思是……”
長安道:“義德兄可知道我們族里如何管理?所有田產,族產放在一處,大家共同勞動,共同努力。所得利益按勞分配。”
豐谷鎮的工分制,集體股權制,很詳細的向袁世基說了一遍。最后說祭田,“祭田產出所得,只負責兩樣開支,一,族中老人喪葬費用。二,族中祠堂祭祀,族中大事慶典所用。”
“祭田都是要供給族學,你們族里學館,如何支撐?”袁世基所知,有祭田的宗族,祭田產出一部分要供族學開支,為何方氏族里特立獨行?
長安笑道:“我們努力工作,難道不是為老人,孩子能夠,老有所養少有所依?所以,族中產業所得利益,有專門的基金。”
“對,對,你剛剛說了公共基金,用于老人醫藥,少兒讀書進學。”袁世基恍然道。
三公主心想,方氏族里看來每年進項不少,否則哪有底氣,不動用祭田產出?
長安道:“所以,管理得當,何愁難興?”
袁世基緩緩點頭道:“我明白了。”
三公主冷哼道:“哦?你明白什么了,與為娘說說。”